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8)

时间:2022-02-28 16:11人气: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乡村企业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乡村头部企业往往经济实力较强,在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对行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可以发挥重要引领、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往往较好地体现了效率导向。但从宏观层面,特别是中观的区域或行业层面来看,过度强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甚至不惜挤压小微企业和乡村非正式产业组织的生存空间,未必有利于提升宏观或中观层面的效率,并且不利于广大农民农村更好地融入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小微企业甚至庭院经济、手工作坊等乡村非正式产业组织在利用乡村特质资源、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方面,往往具有大企业难以替代的作用,对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具有较强亲和力。在作为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中,情况也是如此。无论是在农业还是在畜牧业中,小农户往往都是维护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积极力量。近年来,许多农牧业行业价格波动加剧,与推进其产业组织规模化进展较快有很大关系。有人看不上小微企业,特别是庭院经济、手工作坊等乡土特色经济的发展方式,将其等同于城市的“地摊经济”。发展地摊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恰恰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地摊经济往往是低收入者最后的“饭碗”,是低收入者应对风险最后的体面和韧性所在。“地摊经济”对于维护乡村社会的“乡土味”和降低居民生活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应注意引导不同类型的乡村企业和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协同推动乡村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比如,要注意引导头部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乡村企业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要通过加强信贷支持和对市场营销、创新服务、质量检验检测等服务体系、公共平台建设的支持,创新支持方式,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庭院经济、手工作坊等乡土特色经济发展的支持,帮助农民农村拓展参与共同富裕的渠道。当然,对乡村企业等产业组织的支持,应注意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对接起来。头部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是企业自身的事,过度强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有违公平竞争原则;但是支持企业通过做大做强更好发挥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支持小微企业、庭院经济、手工作坊等乡土特色经济发展一样,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例外规定,应是创新乡村产业支持政策的重要方向。此外,创新对乡村产业组织的支持政策,应同鼓励企业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低价倾销和掠夺性定价行为的规制;探索设立诚信底线或社会责任底线,加强对直播卖货、电商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的规制管理,引导其扬长避短,更好发挥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也是重要的。要鼓励探索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引导督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带动金融系统增加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资金支持;鼓励地方财政支持政策和金融、保险、担保等部门协同发力,探索通过设立农村小微企业和乡土特色经济风险担保基金等方式,帮助农民降低对创新创业风险的担忧,增强抵御风险的韧性。


优化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控,还需注意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引导市场调控增强前瞻性和有效性,多用政策“文火”,少下政策“猛药”,努力规避因政策同向叠加发力形成“急刹车猛给油”的问题。还有一些政策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加之政策落地见效在客观上需要一个过程,容易导致顺周期调节的问题,放大经济运行波动。此外,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目前在总体上还处于概念和局部探索阶段。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支持,鼓励开展相关试验示范;也要鼓励城乡服务组织利用数字技术成果,探索促进乡村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方式。


(三)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趋势,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按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2019年我国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2020年达1.05万美元。从国际比较来看,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分化日益深化,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趋势。如从产品需求来看,消费需求日益走向专用化、方便化、特色化、优质化、精致化、安全化、品牌化和体验化;从食品需求来看,日益重视营养、绿色、风味、口感和保健、滋补等功能。因此,包括农业在内的乡村产业发展应该顺应消费市场日益细分、重要性迅速凸显的趋势,注意打造特色竞争优势,提升品质品牌品味,努力以差异化、特色化取胜。以农业为例,要在重视常规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更加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及其竞争优势的培育。再考虑到进入“十四五”,我国人口总量增速已明显放缓,我国将在2022年进入人口中度老龄化社会,即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4%。在此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应跳出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的思维局限,推动适地适度发展,做好稳量提质增效甚至减量提质增效的文章。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