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运营中的八大警示(4)

时间:2023-02-07 23:09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相较于“外来和尚”,“本地菩萨”土生土长,更了解当地的政策、环境、市场、文化,更容易得到百姓拥戴。“外来和尚”解决不了的难题,在“本地菩萨”看来很可能易如反掌。

浙江有大批的企业家乡贤,他们有眼界、有资源,对乡村怀有深切感情,渴望在乡村舞台上成就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因此,地方政府在权衡取舍中,应该认真考虑“本地菩萨”的存在价值。即使引进“外来和尚”,也要着眼于培育当地的运营人才,做到用市场换技术。

绍兴坡塘村原来一片空白,根本没有经营。罗国海从企业中抽身回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决定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由村领导班子展开经营。当时有人并不看好这一选择,但罗国海一班人用实践证明了“本地菩萨”至少不比“外来和尚”差。当年10月1日开园就一炮打响。

“这就像农村里喝喜酒,有两种不同的办法。一种是去城里五星级酒店,什么都会给你代办,只要你人去就行;另一种是自己在家里办,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帮忙,你洗菜、我切菜,大家热热闹闹,你说哪一种更好?”罗国海说道。

警示八:重大屏展示 轻数据赋能

随着数字乡村的推进和实施,与前些年比较,乡村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多了块数字大屏。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地政府基本都出台了数字乡村建设规划。而这块数字大屏,在乡村数字化建设中,则往往被当成最抢眼的亮点。

大屏的核心板块是一张图,叠加了自然资源、主体信息、产业信息、文化活动、治理信息等多个图层,实现数据汇集、统计分析、区域管理、事件处置、应急指挥等功能。为了这块大屏,政府投入资金动辄上百万元,但其所发挥的作用,除了方便基层治理、服务外,其他都悬在空中。

数字乡村建设工程中,最宝贵的不是大屏,而是数据。建大屏是花钱的,而数据却可以盈利。只是我们并没有以运营为导向,有效整合一二三产业的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各个业态的推广宣传和营销从传统渠道到淘宝京东到朋友圈微信群再到直播短视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数据分散在各家手上,而且标准各不相同,无法快速、有效汇集,实现资源共享、用户共享,进而实现上下游联动、抱团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层意义绝非在文化礼堂内竖起一块大屏,来展示自己的家底,更关键的是要通过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思路,以消费者为导向,加快构建乡村数字化运营平台。将县、镇、村管理系统纵向贯通,将各业务系统横向协同,将乡村运营团队的数据实时汇集、共建共享、变现数据,服务于生产、加工、营销。这种数据赋能的创新探索就很值得支持。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