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安徽马鞍山改革记:“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5)

时间:2022-09-16 16:12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市里出了‘农田四变二十条’,扶持政策力度更大了!下一步,我还想找个场地,搞烘干和加工,用好支持政策,扩大家庭农场的规模和收益。”对未来,盛后根有自己的规划。而他所说的“农田四变二十条”,是马鞍山市针对实施“农田四变”和支持“多种粮、种好粮”,今年专门出台的扶持政策。

后记

当前,全国人均耕地1.36亩。从一村、一县、一市到全国,从水乡到旱区,从丘陵到平原,关于耕地细碎化的改革都在推进,“小田变大田”也非马鞍山独有。“农田四变”改革为什么值得探访?

一是因其“非典型”性。马鞍山的地形条件比不上东北平原,财政支持力度与江浙沪比也并不拔尖,看似是个并不典型的改革故事。但正因“非典型”,这场改革走过的路、闯过的关、解过的题,对于其他地区也更具借鉴意义。

二是因其系统性。马鞍山的这场改革实践,自2019年机构改革后就已全面启动。今年在实践基础上拓展延伸,将“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蟹田变稻田”等工作统筹纳入“小田变大田”主线,形成了更为系统的“农田四变”改革路径,精准切中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和组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

三是因其有耐心。农村改革越是深化,越会遇到两难多难问题,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农民权益,越是可贵。在处理复杂的改革问题时,马鞍山没有因为力度而牺牲温度,确保了农民、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享共赢。不同地区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不一定非要“齐步走”,不妨通过实践找到改革的“最优解”,以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利益。

“农田四变”源于实践,最终还要指导实践、推进实践,在实践中受到检验。这场改革还将继续,新的故事令人期待。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