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 张国凤 刘一明
时间:2023-10-16人气:加载中...
“天上无飞鸟,地上石头跑。”20年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山东麓有着大片戈壁和数不清的砂石矿坑。
如今,这片昔日的荒芜之地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集中连片最大、酒庄数量最多、酒庄集群化发展最快的酒庄酒主产区,是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一张“紫色名片”。
近日,借着 “2023全国都市报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宁夏行”的机会,记者来到了贺兰山东麓,探访宁夏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的秘密。
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品种培育园区内一排排绿藤上结满了大串的葡萄,这些“紫色宝石”颗颗饱满,上面还挂着一层白霜。在酒庄的葡萄种植区外,种满了苍翠的松树、笔挺的白杨,还有成片挂着红果的海棠树,整个酒庄都呈现出一片自然生态的园林新景象。
“酒庄过去是一片废弃的砂石矿区,满地的石头、砂砾,还有开采过的矿坑。1996年开始植树造林,2008年开辟了第一块葡萄种植园,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我们建起了酒庄。” 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宣传部负责人贾林竹说。
酒庄内有葡萄种植园2000亩,种植了赤霞珠、霞多丽等多个酿酒专用葡萄品种。之所以在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产业,是因为这里有着非常适合的自然条件:土壤矿物质丰富、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较大、黄河灌溉便利。在这种条件下产出的酿酒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糖酸度协调等特征,酿出的葡萄酒具有“酒体饱满、香气馥郁,糖酸适度、甘润平衡”的特质。
“酒庄的葡萄酒以贺兰山有机葡萄为原料,亩产400余公斤,葡萄成熟后,需要在早晨6时至10时手工采摘,才能够保持果种低温,留存充裕果香。”贾林竹介绍说,采摘后的葡萄果实需要经过穗选、除梗、粒选等程序,再进行低温浸渍、小罐发酵、精准控温,充分萃取果实内的优质单宁和香气,然后进入细纹理橡木桶陈酿12至18个月,这个过程能使酒体在桶内缓慢成长,沉淀香味。
记者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宁夏坚持用标准引领产区发展,建设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坚持用标准引领产区发展,建立了酿酒葡萄脱毒种苗三级繁育技术体系、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集成推广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创建酿酒葡萄栽培的“宁夏模式”。
截至2022年,宁夏全区酿酒葡萄种植和开发面积58.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35%左右,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135万人次,年生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葡萄酒产业的综合产值达342.7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志华 张国凤 刘一明
责任编辑:牟俊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