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灵丘县全力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7-21人气:加载中...

  近年来,大同市灵丘县立足好山好水好气候的生态优势和毗邻京津冀雄的区位优势,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县域转型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围绕“打绿色有机牌、走特优发展路”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化、经营专业化、产品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大变强,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园”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肉牛养殖链条形成,百姓过上好日子

  灵丘是山西省牧坡面积最大的县,是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确定的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肉牛肉羊重点发展县之一。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肉牛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升。2022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845万头,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存栏3.1万头,出栏1.745万头。“链主”企业佳农牧业养殖规模达到1.3万头,为晋北最大。该县现有养殖企业和合作社36家,肉牛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25家,养殖户2522户,肉牛产业从业人数达到5556人,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9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1%。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灵丘肉牛交易市场较广,犊牛、母牛销往河北保定,育肥牛远销湖南、湖北、广东、上海、香港等地。
  在抓良种、扩规模、提效益的同时,全力推进屠宰、储藏、销售全产业链建设,今年出台了《灵丘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1556”工程推进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发展,在建的平型关畜产品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成功申报省级全产业链肉牛重点链建设试点,填补该市牛羊屠宰空白,项目投产后年可屠宰肉牛10万头,细分为38种产品,从而带动全县畜产品加工产业走上自动化发展轨道,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百姓过上好日子。

绿色苦荞产业成熟,铺就群众致富路

  灵丘是国家优质苦荞生产基地,种植的荞麦颗粒饱满,有机无公害,富含大量硒元素,2008年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灵丘依托与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校地合作优势,不断引进、试验、培育高产优质苦荞品种,着力优选品种、提升品质、提高单产水平。目前,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全县苦荞常年播种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350万公斤,年加工量近4500吨,现有苦荞加工企业8家,常年运行的苦荞产品加工生产线20条,开发出苦荞茶、苦荞凉粉、苦荞米、苦荞面、苦荞烧饼、苦荞饮料、苦荞芽汁挂面、苦荞酒、苦荞褥垫等10大系列30多个品种。通过外出参展、线上带货等方式,灵丘苦荞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对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023年,灵丘被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山西苦荞之乡”荣誉称号,“怕上火,喝苦荞饮料”已享誉省内外。

水量丰富水质优良,依山傍水发渔财

  灵丘水资源丰富,占大同市水资源总量的近1/4。充沛的水量、优良的水质,为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县11个乡镇现有水产养殖场23家,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7公顷(555亩),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鲟鱼、虹鳟鱼、甲鱼、黑鱼等,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50吨,渔业总产值近2000万元。近年来,该县在充分利用冷泉水发展渔业的同时,大力实施生态渔业、休闲渔业,在红石塄乡下北泉村晋北地区最大的虹鳟鱼养殖基地实施了全省水产养殖特色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在5个乡镇布局了南美对虾、稻蟹共生、鱼稻共生等项目,逐步构筑起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今年,该县进一步借助山水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大同市扶持渔业发展“十条政策”,在全县扩规提档9大渔业养殖项目,努力在培育市场、延伸链条、叫响品牌上下功夫,年内全县渔业总产值力争达到8000万元,占全市份额的80%。同时,随着万鑫养殖有限公司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项目投产,更是拓展到石斑鱼、太平洋鲑、加州鲈鱼、三文鱼、鲑鳟等8个高端渔业养殖品种,项目年产量385吨,产值4000万元,实现利润1500万元,稳定提供就业岗位103个,带动当地村集体年增收83万元,进一步辐射带动灵丘乃至全市工厂化淡水水产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

规划打造有机社区,激活发展总引擎

  灵丘于2013年编制了《山西灵丘有机农业园区实施规划(2013—2030年)》,以种养结合、有机引领、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主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南山区5个乡镇1185平方公里土地上,规划了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相对封闭的平型关有机农业公园,并选择在车河村先行先试,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以发展“有机社区+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车河社区农业总产值已由改造前的30万元上升到2022年底的500万元,人均收入已由当初的2300元提高到2.3万元,是村庄改造前的10倍。
  与此同时,不断放大车河效应,以村企合作模式陆续建设了城头会、边台、烟云崖、沙岭台、花塔等有机社区。在11个乡镇实施了千亩有机种植和千头有机养殖基地建设,县财政每年实行有机肥料补贴。目前,全县创建有机旱作杂粮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2万亩,绿色、有机认证品种累计达到103个,认证面积10万亩。历经10年探索,通过分层次、分区域、分作物开展有机旱作封闭示范,逐步走出一条技术集成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绿色循环的路子,灵丘有机蔬菜、有机杂粮、有机苹果、有机水稻进市出省,上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的餐桌。

蔬菜大棚特优引领,种出美好新生活

  近年来,该县按照“设施农业扩规、大棚瓜菜提质、高端种植增收”的发展思路,紧扣“优”字调结构、突出“绿”字转方式、围绕“销”字拓市场,种植的西红柿、黄瓜、葫芦、香瓜、草莓等,全程按照绿色无公害种植标准执行,通过平人农场远销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以武灵镇大作村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带动8个乡镇实施羊肚菌、灵芝轮作种植,进一步打通高端市场。
  全县1771座温室大棚在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的同时,直接或间接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增加收入310余万元。2023年通过项目招商,在3个乡镇推进实施了1万亩的麒麟西瓜种植、名特优新番茄产业示范园项目,有力推动瓜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张晔华 马明清)

责任编辑:莫小容

来源: 山西日报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山西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随便看看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标签

节日 鼓励 根据 专线 美丽 严禁 投资 行动 平台 指南 冷链 提升 政府 艺术 浪漫 博览会 分享 农家 启用 北京 深度 粮食 首家 物种 人民币 返程 开启 提质 办学 领跑 年首 圆满 壮大 场所 发展 保鲜 2024 导向 加速度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