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提升县域治理效能须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时间:2022-10-13 14:00人气:来源: 学习时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县城作为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键枢纽,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就目前我国县域发展和治理层面而言,仍然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因此,为避免县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需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并赋予县级更多的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不断强化县城的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


推进县域治理方式不断深化改革。县域活则全盘活,科学有力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是县域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县域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呈缩小趋势,从2011年的41.4%下降至2020年的38.6%。从浙江、江苏等省市发展经验看,县域发展活力越强,全局发展的质量就越高。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任务全面、责任重大、资源有限”的基层治理难题,需要进一步推进县域治理体制改革,推动权力下放、力量下移、资源下沉,通过赋权增能提升县域行政管理效率。一方面,需要处理好省与县的关系,持续深化“省直管县(市)”“强县扩权”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社会、干部人事等方面的管理权限,不断扩大县域治理的自主权,让县级政府成为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重要主体。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县与乡的关系,完善乡镇治理体制,取消乡镇(街道)招商引资等职能,引导乡镇(街道)回归管理服务本位,激发村居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积极性,让乡镇(街道)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服务。


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域发展面临大多共性问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供给等与大中城市相比较为滞后。因此,需要把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作为核心任务,以环境优化带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首先,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顺应县城和村镇发展规律,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县乡村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进县域城乡道路、管网、市政、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县域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通过联合体、“县聘乡用”等方式推动县城公共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覆盖,探索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多元化运营机制。其次,加快县域资源要素配置改革,畅通县域土地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农村“三块地”制度改革,建设统一的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等交易流转市场,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鼓励利用金融资金、社会资本为乡村“活血”,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现自我“造血”。最后,持续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县域企业服务平台,全面落实“容缺办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举措,扩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办理广度和深度,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应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切实提升县域社会治理效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县域内的老龄化、空心化等已经成为必须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县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了,社会大局才能保持稳定。一方面,加大力度并继续完善县域社会治理体系,以村民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达、利益调节、利益约束和利益补偿等机制,拓宽居民公共参与的领域和范围,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完善自治协商平台,健全民主协商机制,构建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相结合的县域治理格局。另一方面,不断提升县域社会治理韧性,探索“平战转换”基层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城乡基层社会冲突、重大灾害、安全事故等快速应对机制,做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风险矛盾化解在基层第一线、社会最末梢。此外,仍须不断提升县域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牢牢把握数字化变革的机遇,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联动、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县域智慧治理平台,强化动态感知、跟踪预测、分析研判、决策处置等闭环能力,让基层治理能高效便利触达各类主体。(作者:杨果)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时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