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促进涉农“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时间:2023-03-26 12:54人气:来源: 中国金融

导读: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金融要充分发挥好桥梁作用,全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提供保障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深刻体现了我国坚定走好科技兴农道路的决心。涉农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大规模生产应用需要大量资金,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金融要充分发挥好桥梁作用,全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提供保障。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纵观全球,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科技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能够切实增加农业产出效益,促进农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催生了以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智能装备应用等为重要支撑的智慧农业。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

我国总体上处于机械农业主导、智慧农业起步的发展阶段,与传统农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加速产出。2022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4%升至62.4%,核心种源和新品种培育、丘陵农机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突破,为农业强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较之于世界农业强国,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资源节约型和劳动节约型技术的普及度不高,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特别是在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等领域的农业核心技术和科技推广应用方面,“卡脖子”问题仍较为严重。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世,但成果转化率仅在40%左右。美国、日本的成果转化率为70%~80%,德国、英国、法国的成果转化率高达90%。破解上述问题,需要在借鉴世界农业强国的普遍发展规律基础上,立足国情农情,畅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路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多方发力,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更需要依靠市场化的手段。一方面,政府要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聚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整合各类优势科研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质效,增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美国、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均注重强化法律与政策保障,通过设定阶段性发展目标,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为包括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提供引导和支持服务。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宝贵经验,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这表明政府将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市场交易是一个涉及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由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商业应用等环节构成。依靠科技驱动农业强国建设,不仅要在尖端科技上实现突破,更要注重成熟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主体与先进生产技术的有效衔接。农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具有下接乡村、内聚要素的优势,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这些市场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以市场和产业急需为导向,加快将科技成果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打造世界一流农业企业等方面实现多赢,更好地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充分借鉴国内外涉农领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经验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动力。全球农业正迈入以信息科技为特征的智慧农业阶段。目前,美国、荷兰等世界农业强国已在智慧大田、设施农业等领域分别构筑了领先优势。农业强国优势的建立不仅得益于现代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有赖于发达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金融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因素。

国际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的经验借鉴


美国、日本等农业强国大多从宏观法治框架、中观配套机制和微观产品供给层面,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金融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