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江镇最大的再生稻种植户,马芳华家的3000亩再生稻,去年近三分之二达到“吨粮田”水准。不过,马芳华并未满足于现状,在他看来,再生季产量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头季稻,亩产“天花板”还能持续突破,但这需要更大的技术突破。
品种路线与农机路线依然是两大主流技术路径。
“近3年,全省通过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200多个,但由于缺少再生稻专用品种区试通道,这些品种若作为再生稻栽培,仍然需要多年反复筛选。”张建福建议,设立再生稻科研专项,建立再生稻专用品种审定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破解再生稻品种研发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较于品种创新,再生稻专用收获机械的研发进展相对缓慢。“过去,我们采用的更多是通用型收割机,主要通过农艺优化调整,来适应农机。”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陈凌霄说。
随着再生稻产业体量逐渐增大,情况正发生改变。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将再生稻收获机械,纳入应着力补齐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需求目录,组织科企联合攻关。一批代表不同技术方向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应运而生,并逐渐进入福建市场。
这些产品中,有的利用履带差速转向原理,减小转弯半径;有的在缩小履带宽度同时,加大收割幅宽;有的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自动精准规划作业路线,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有的在收割机后挂接自动扶正机,可第一时间将因履带碾压而倒伏的稻茬扶正……最终都指向“降低碾压率,提高再生季产量”这一核心目标。
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述斌则认为,再生稻要走得更远,不仅要持续提高亩产,更要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提增效益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再生稻,尤其是再生季稻米,前景广阔。
“再生季的灌浆结实期在秋后,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米质要远优于头季稻。同时,再生季栽培期间施肥用药少,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张述斌说,作为“福建粮仓”,浦城近年来致力于发展优质稻产业,培育“浦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当地计划将再生稻再生季稻米,融入“浦城大米”品牌版图,同时制定再生稻种植、加工、品质等地方标准,从而实现优质优价。近年来推广的“明I优臻占”等品种,便被寄予厚望。
再生稻还是双季稻?
再生稻是福建水稻产业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大力倡导发展的稻作模式。历年的省级稳粮惠粮政策中,再生稻都是重点支持对象。《2023年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九条措施》提出,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中安排资金对再生稻种植户给予每亩20元催芽肥补贴。本月开始施行的新版《水稻种植保险实施方案》,则首次提出再生稻再生季可视同一季投保。这意味着,再生稻的头季和再生季,均可投保。
不少地方在支持再生稻方面,拿出真金白银。以浦城为例,今年,当地对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示范片,给予每亩40元的种子补贴,对实际种植再生稻1000亩以上的建制村,给予村集体每亩30元的奖励;举办再生稻高产竞赛,对获得一等奖的种植大户给予3万元的奖励。
在业者看来,福建山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发展再生稻能更好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展前景广阔。根据测算,全省适合种植再生稻的单季稻区有200多万亩。理论上,所有双季稻产区都具备发展再生稻的潜力。
双季稻还是再生稻?去年,马芳华也种了200多亩双季稻。他算了一笔账。
从成本上看,一亩双季晚稻的生产总成本约810元,其中两斤半的杂交稻种子125元,育秧60元,机耕150元,机插秧80元,田间管理75元,施肥200元,机收120元;一亩再生稻再生季的成本约190元,其中施肥100元,机收60元(再生季生物量小于头季,收割成本更低),田间管理30元。
从产量上看,去年马芳华家的双季晚稻最高亩产600多公斤,只比再生稻再生季多50多公斤。按照最新公布的福建省稻谷最低收购价,今年每50公斤中晚籼稻收购价为129元。也就是说,双晚的成本是再生稻再生季的4倍多,产值增加却不明显。事实上,在浦城,有不少种植户再生稻两季产量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双季稻。
“更何况,种植双季稻要经历一年中最辛苦的‘双抢’,在三伏天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而且双晚生育期更长,后期遭遇秋寒而减产的风险也更大。”马芳华说,在浦城,农民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要远高于双季稻。
放眼全省,还须因地制宜考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福建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富硒高粱红满田 农机轰鸣唱响富硒全产业
走进重庆鲁能美丽乡村,连片高粱长势喜人,缀满了饱满穗粒的红高粱连成一片,清风徐来,...(17278)人阅读时间:2023-08-10湖北省建设保鲜设施5713座 新增产地仓储
产地冷藏保鲜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先一公里”,也一度是“最短一块板”。近年来,湖北...(16618)人阅读时间:2023-08-09“一亩都不能少” 湖北省坚决守住耕地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为国之数,务在垦草。荆楚儿女重耕爱土...(14849)人阅读时间:2023-08-09今年水稻“两迁”害虫偏重发生 湖北省启
受气候异常、境内虫源基数高、境外虫源迁入量大的影响,湖北省水稻“两迁”害虫发生明显...(17327)人阅读时间:2023-08-09房山农户陆续回到果园、合作社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让北京市房山区众多温室大棚、果园遭受巨大损失。连日来,房山区农...(19938)人阅读时间: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