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一亩都不能少” 湖北省坚决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两道红线

时间:2023-08-09 20:21人气:来源: 湖北日报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为国之数,务在垦草。荆楚儿女重耕爱土,为此,在全国首创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湖北省上下坚持藏粮于地,严守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了“鄂”的力量。 

  但是,湖北省耕地相对不足,“五分林地三分田,一分城乡一分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最新调查统计显示,全省人均耕地从1.39亩下降到1.24亩,全省可供开垦后备耕地资源仅48万亩,有些市州后备资源已经枯竭。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8月3日,省政府召开2023年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强调,全社会必须树立强烈的耕地保护意识,时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以高水平保护筑牢耕地安全底线。 

  党政同责守牢道红线 

  7月17日,在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涂河村,一片齐整的田垄中,芝麻苗悄悄冒出了头,移栽的红薯苗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锄地除草,不远处的连片旱稻苗绿意盎然。 

  就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休耕地,经过整改复耕后,一片良田初见雏形,生机勃勃。 

  涂河村盛产优质稻。为解决土地“非粮化”和土地闲置等问题,涂河村在三店街道的支持下,深入田间地块摸排耕地“非粮化”不同情形,逐块逐地有序推进清理腾退,恢复种粮。 

  截至6月23日,涂河村首批“非粮化”土地已全部整改完毕。村民根据地块特点,相继种上旱稻、芝麻、红薯等作物。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段时期以来,全国不少地方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生产面积大大压缩。为此,按照中央的精神,湖北省持续开展“非粮化”专项清理,整改占用基本农田种树挖塘、闲置荒芜的永久基本农田等耕地“非粮化”问题。纠正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行为。 

  国家明确,2024年初,将依据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对各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真刀真枪、刚性考核。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已经向党中央、国务院签订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状,承诺了耕地保护责任及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湖北省将责任层层传导压实,级级签订责任状,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坚决守住湖北省耕地保有量6925.25万亩和永久基本农田5950万亩的道红线。 

  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既要完成2023年考核任务,又要逐步恢复至上一轮保护任务。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各地实际进行细化分解,按省政府要求逐个县市测算耕地减少数量,下达恢复任务,所有市县必须将缺口部分补齐,保护耕地“一亩都不能少”。 

  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7月21日,在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宜都市以4500.33万元、均价15.0011万元/亩成功竞得鹤峰县300亩旱地指标。这是湖北省首次通过全省统一网上交易平台进行耕保指标实时交易,开创了全新的交易模式。 

  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负责人透露,从今年5月1日起,湖北省启用耕地流失整改卫片执法,用卫星“天眼”开展加密监测监管,落实“两平衡一冻结”“红黄牌”制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严格督导检查,完善约谈问责机制,推动耕地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对整改进度慢的县市区,采取发提醒函、挂牌督办等方式督导;对边改边犯、督而不改、长期没有整改进展的地方进行约谈,严肃追责问责;对整改不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有惩也要有奖,不能让保护耕地的地方吃亏”,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说。 

  “粮食种得多、种得好,有积分奖励,年底可兑换奖励。”7月,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雷集村,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夏种。 

  村民官德贵家有10多亩农田,以前看到别人挖虾池赚了钱,也准备找人挖一个。村里开展耕地积分制后,他放弃了这一想法,把地分季节种上了水稻、玉米、油菜等粮食作物,想不到年底积分达到30多分,兑换了农药、种子和2袋有机肥。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底,湖北省就开始探索统筹耕地保护财政资金,对耕地保护突出乡镇给予奖励,动员农户进行复种、村集体代耕代种、托管服务,引导荒闲地种粮。 

  据透露,湖北省将按市场规则推进省内耕地指标实时交易,落实差异化资金奖励,研究实施指标奖励,对耕地保护年度考核优秀的市、县不仅加大资金奖励力度,还给予一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激励,以“考核+责任+激励”多项措施,促进各地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耕地。 

  还地于粮不能简单一刀切 

  8月3日,仙桃市三伏潭镇李台村,“增加一分地,留与子孙耕”的标语特别显眼。 

  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参加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的各市(州)分管副市(州)长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里的耕地原地整改项目。 

  李台村违规占用耕地建苗圃基地,卫片执法发现后,现场勘测面积达615亩。 

  “确实该整改,但绝不能让苗木白白毁在地里。”三伏潭镇党委书记徐霄说。镇委镇政府一班人紧急行动起来,到景点、工地、市场推销苗木,很快就销售一空。 

  接下来,利用共同缔造机会,三伏潭镇把耕地流失整改与提质改造结合起来,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原来只种一季的田现在可以种植油—稻—稻模式,农民亩均增收1000元。看到了实际收入,村民的态度变了,大家纷纷支持配合土地整改。 

  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耕地保护中重要一环。 

  “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确保土地利用的经济可行性,让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成果,防止简单拔苗砍树、平塘复耕等一刀切做法。”省自然资源厅主要负责人说,有些地方农民在耕地上种了果树,三年长成了,好不容易进入挂果期,不能简单地把树一砍了之。实施复垦复耕,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经济补偿,还要留出一定过渡期。 

  “对达到林木生长期和鱼苗收获季,充分征求农户意愿,通过补偿、移栽的方式有序退出1554亩。”孝昌县县长李惠芬介绍,2022年省下发孝昌耕地减少3529亩,到今年7月底全县进出平衡耕地4991.21亩,完成整改任务的167.82%。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湖北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