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优化种植模式、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平谷大桃出山记

时间:2021-07-22 15:06人气:来源: 农民日报

  北纬40度,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盛名之下,平谷大桃也不断遭遇着挑战。例如,同处环京津地区,如何与生产成本较低的遵化大桃等正面比拼?区域公用品牌“公地”难题之下“李鬼”横行,平谷该如何建好“护城河”维护桃农收益和品牌利益?移动互联时代,保鲜难、运输难的鲜桃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使覆盖10万名桃农的大桃产业成为平谷区必须答好的一道题目。仲夏时节,平谷22万亩桃园进入成熟采摘期,平谷区将如何开启2021鲜桃季?记者近日走进万亩桃林一探究竟。

  大桃品质如何保证——

  以需定产优化种植模式

  走进刘家店镇寅洞村的一片桃园,满眼葱翠,个大鲜红的桃子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这里的桃子可不一般,每个都有响当当的名字:“国桃”。

  2019年,平谷大桃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宴会上的特供礼品,“国桃”美誉由此而来。“国桃”到底好在哪?平谷区果品办副主任闫凤娇介绍:“平谷大桃果个均匀、风味浓、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超过12%,个别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能够达到20%。”

  “这片桃园一共60亩,是刘家店镇‘生态桥国桃’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王建术介绍,“这里的大桃严格遵守平谷‘国桃’标准进行生产,比如,基地建园初期一次性每亩投入47吨‘生态桥’有机肥,30厘米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达到12%。”

  平谷大桃亩产可达8000斤,该基地则将亩产控制在4000斤以内。“减产不等于减收,目的是让土地使用效率达到最佳状态。”王建术介绍,“生态桥”基地的精品大桃糖度最高达到24%,亩均收入能达到5万元,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科学种植”虽好,但对人力物力要求很高。平谷虽处京郊,依然不可避免存在劳动力老龄化、土地碎片化、土地撂荒、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确保大桃这张名片不褪色,平谷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率先在大桃主产区大华山镇、刘家店镇开展桃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试点工作。

  “提高大桃社会化服务水平,不仅有助于克服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也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北京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介绍,主要目的是通过标准化改造把一家一户的“小散户”桃园联结起来,在不进行土地流转、不改变承包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联户规模生产,同时,也为社会化服务开展创造了条件。

  在北京金果丰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合看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实是社会消费结构变化在大桃种植上的直观反映。为了保持地力、防止重茬,老张的果园定期在林下种植油菜花、大豆等作物,碾碎后直接填埋,让土壤吃上“营养餐”,达到“轮作”改良的目的。

  “桃子好不好,关键看桃树。人对得起树,树就对得起人。”辛苦付出换来的是市场优价的回报。张海合感慨道,要增收,还得靠品质。

  平谷大桃犹如一块磁铁,不断吸引着外来力量的加入。位于中国桃乡平谷的“正大甜心桃”果园是北京正大果业精心打造的现代化高效果园,面积达2000余亩。

  正大果业总经理介绍,正大甜心桃主要面向盒马、百果园等精品水果市场,是正大集团在三农领域为实现符合绿色环境发展需求、增加高品质产品产出、具备示范效应和复制可能的生产模式创新而进行的有益尝试。

  销售渠道如何拓展——

  “互联网+大桃”抓牢线上消费

  平谷大桃知名度较高,在传统渠道优势明显。然而近年来,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乡村产业新业态,品牌竞争的战场发生了转移。能不能抓住这个消费风口,对平谷大桃产业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

  傍晚时分,平谷区大华山镇的大桃交易市场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箱箱包装好的大桃,通过传送带装入快递车,准备连夜送出。“现在是大桃销售旺季,从早晨7点到晚上7点,装车基本不停。”快递人员告诉记者。

  “过去桃农只是低头干活,不了解市场行情,缺乏透明的销售渠道。”平谷区商务局副局长祁伟权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平谷于2017年启动“互联网+大桃”工程,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桃农增收为目标,帮平谷大桃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