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云南】云岭战贫志(3)

时间:2021-04-30 11:14人气:来源: 云南日报

建立“五级”督战作战一体化、分析调度常态化、责任倒逼链条化机制,138名省级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常态化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省级以上财政涉农资金的50%以上投入深度贫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硬缺口全部由省级财政兜底解决。3年来,27个深度贫困县投入省级以上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达625.63亿元,县均23.17亿元,比88个贫困县县均投入多9.41亿元。

攻坚的脚步有多沉重,答卷就有多厚重。

一个个深度贫困“堡垒”被攻克,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

在迪庆州,现已形成了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7大优势特色产业,在欣欣向荣的脱贫发展中,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增进,“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更加牢固。

在怒江州,独龙江隧道贯通结束了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美丽公路全线建成通车,百万亩草果成为脱贫致富的“金果果”,10万人搬迁改变了大峡谷山川面貌,“每天都在进步、每时都在变化”成为怒江脱贫过程的真实写照。当下,怒江州正重整行装再出发,瞄准建设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让怒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继续前进。

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昭通地处乌蒙山腹地,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攻坚压力最大的地级市。守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冲刺,昭通以平均每天脱贫1000多人的速度,跑出了争先进位、赶超跨越的“昭通速度”。

2015年至2020年,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奇迹在云岭大地挥毫写就:“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正成为新时代云南省情新内涵。

咬定目标

走出精准扶贫之路

乌蒙山下,金沙江畔、峡谷深处,曾经的云南山乡已变了模样。

数字显示,云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7070元增加到2020年的11740万元,比2015年增加4670元,年均增长10.7%,年均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农村居民平均增速高2.3和1.4个百分点。

来之不易的减贫奇迹,来自全省上下一心、协同作战的决心和毅力,更来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智慧和引领。

云岭大地,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决战决胜,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瞄准千百年来的贫困顽疾,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云南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之路。

扶贫必先识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是精准扶贫扣准的“第一粒扣子”,也是瞄准“靶心”,靶向治疗的关键。

2017年,一场关乎脱贫质量和成色的最大规模“再识别、再精准”专项行动在云南全面开启。省委、省政府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把贫困对象精准识别作为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保卫党委政府公信力的一场战役,全省派出30多万干部进村入户精准识别找真贫,开展脱贫攻坚“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创新“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精准识贫法。

严格对标脱贫标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以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为退出指标,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在筑牢把紧突破精准识别第一道关口的同时,深入开展贫困人口信息采集,建立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贫困对象精准以后,怎么帮、如何帮?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创新“六清六定”精准帮扶机制。做到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