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四川着力讲好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的美丽四川故事

时间:2023-11-21 15:43人气:来源: 新农村客户端

近日,“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讲好美丽中国四川故事”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出席活动并作总结讲话,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作家邹瑾,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等长期关注生态文学的作家、诗人代表作交流发言,分享生态文学创作经验,探索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四川路径,特予以摘登。

深入一线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 阿来

今天这个活动非常务实,我曾多次深入开展生态文学调研和文学创作。谈三点感受:

第一,热爱自然山水是中国文人的传统。前段时间我去绍兴寻访了谢灵运,他是中国诗歌里一种专门以自然为描绘对象的诗歌流派的创始人,叫山水诗。谢灵运为了看山水发明了一种爬山的鞋子,上山的时候后跟在后面,下山的时候后跟可以掰到前面,这样如履平地。李白登天目山就要穿谢公创作的这种鞋子。这里想突出的不是这双鞋子,是谢灵运深入自然的这种精神,他书写自然的那个途径跟方法。天人感应、道法自然、寄情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特有的风骨。现在大家不约而同都提倡一种新的生态文学,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思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体现。

第二,生态文学应该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山水诗纯粹就是自然审美,在传统诗词作者笔下借景抒情、借物言志,让自然与人划上了等号,必然就会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上缺乏必要且深入的探究。《沙乡年鉴》的作者利奥波德,用自己的一生开展土地耕作恢复试验,不仅写下了世界自然文学经典著作,还通过这个实验重新思考了人跟大地的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他创造了一个伦理学,叫土地伦理,或者是荒野伦理。

第三,作家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度参与。我觉得作家的行动,深入到这个领域,就不光是简单的书写问题。作家体验生活不是高高在上做调查研究,我们深入到一个地方,就应该抱着一种谦逊的虚怀若谷的态度,向山水环境学习、向干部群众学习,尤其是他们既要顾及发展,又要兼顾保护的那些新做法、新经验。当作家深度参与以后,不光是深入生态文学创作,还切实地提高了生态文学创作的参与度,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作家需要用更多文学作品探索生态价值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作家 邹瑾

我曾经分管过环保工作,也算是环保战线的一员,为这次“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讲好美丽四川故事”系列活动表示敬意。我跟环保很有缘,我老家大巴山山清水秀,我工作到现在每个环节都跟环保有关。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现在环保人在守护着我们的地球,守护着子孙后代共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我作为文学人表示敬意。我发表的作品大部分跟生态有关,我的小说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真实的过程。关于生态文学,我有几点感受。

第一,生态文学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名词,现在逐步壮大。生态文学既要总结巨大成就,更要探寻生态价值的取向。作家要深层次研究价值取向,因为生态文学本质是讲生态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探讨生态文明的保护。

第二,我们要正视现实的问题,更要反思现实问题的根源。既要歌颂我们十年的成就,更要反思现实,以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关注现实,研究现实的问题。现在生态保护是很难的,我们还要唤醒群众对环保的认同,更要唤醒官员对环保的高度认同和重视,真正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

第三,我们需要唤醒生态良知。我觉得生态文学还需要下功夫,我听说中国作协和生态环境部有一个共同推进生态文学发展的计划,这非常好,给了我们作家希望,同时生态环境部还有一个大地文心活动,我觉得四川也可以开展。除了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电视等艺术也可以搞,我们可以把过去干过的事写出来,也可以作为一种教材。

生态文学很“诗意”,我们共同努力

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作家 李晓东

生态文学是充满诗意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载体。

我在地方工作过,对生态环境工作不陌生,看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编,有很多例子做得非常好,比如宜宾市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同时可以看出生态环境的展示和表现,尤其是文学表现,四川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四川既是文学大省,也是生态大省。四川不仅生态工作做得好,而且生态文学源远流长。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文学上的高峰人物,都是生态文学作家。杜甫在四川成都写了非常多具有生态意味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窗含西岭千秋雪”,包括最后的《登高》,也是生态文学的一个特别好的展示。郭沫若有一首诗很短,但是一下子就抓住了生态文学的核心,《地球,我的母亲》,他作品里有很多植物学知识。阿来老师也是植物学方面的大家大师,也是继承了诗经草木之灵生态环境的传统。

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生态文学这个文学领域里和谐地融合起来,也必定会产生非常美好的作品。中国作家协会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领域不断开阔,生态文学不断走向全国,遍地开花。

生态文学不仅仅要反映对生态的热爱,更要反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促进生态文学和生态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要良好生态还是粗放发展,这是一道选择题,更是一道问答题,我觉得答案源远流长,我们愿意共同努力。

生态文学需要时间和耐心

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诗人 李元胜

这几年生态文学的热度在不断升温,已经对中国的当代文学带来了结构性的改变。我从2000年开始自然考察,写一些生态主题的散文、诗歌,意想不到的是这几年特别受欢迎,许多大型文学刊物希望刊发一些野外考察文章,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认为在文学界看到的这种结构性改变,还只是整个中国社会改变的一个侧面。整个中国的文化系统正在应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不止是从上而下,包括学术的、民间的,也包括科研的,这是生态文学前所未有的热点和机会。

要做好生态文学挺难的,尽管关注度高,但目前能看到的好作品还远远不够。生态文学素材积累难度大,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巨大的耐心。就我个人而言,我出版了十多本与自然有关的书籍,统计下来,一本十万字左右的小说,要经历1200-1800公里的徒步调研,这还只是粗浅的田野调查记录,一些即性的感受。

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开展了“大地文心”征文等活动,四川联合重庆组织了川渝作家环保行活动,相信其他省份也有这样的生态文学行动。但我们不要急于从某个采风活动或者某一系列工作中看到传世之作,对于很多怀抱着理想和热情来到这个领域写作的,需要付出更多,需要补的课也更多。

不管有多难,我认为生态环境部门和作协都应该以坚韧的毅力和长期的配套政策,来支持作家对重要的指标性生态地区和物种进行长期的观测,发表出有思考深度的生态文学作品,通过揭示问题,来引发全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进而带来人们行为方式上的改变。

作家不应辜负大自然给予的恩赐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作家 蒋蓝

四川拥有整个中国独特的地貌构造与自然景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在全国独一无二,有多民族的文化血统、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二十年前,还没有“生态文学”这个说法,那时候叫旅游,写行走文字。我去了红原、若尔盖,也去了九寨沟,有很多是偏远地区,那时候交通很困难,我第一次去稻城是2005年,从成都开车去,开了两天才到。

在一次次走进四川、踏入绿水青山的创作采风过程中,我对生态文学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生态文学的创作,不是一个纯生态,不像大美风光,举起照相机就照到蓝天白云、雪山草甸,当我们置身这块土地,要看到一个人的思维,一旦有人的创造性和自然之美相结合,这就是天下最美的风景。好的风景是这样来的,也要看到人在这块土地上的思维,比如生态保护,保护就是最好的思维,而不是破坏。

作为四川作家,这是跟很多地方不一样的,这是我们的天赐,有这样的天赐我们如果拿不出好作品,我觉得我们会辜负这片土地。这块土地的山水、大美风光,尤其是纯朴的民情,值得我们书写。

我印象最深的、特别有感触的是荒原上那种“旗形树”。人挪活,树挪死,树不能走路,它也无法选择上天对它的安排,长在风口上,吹得它一生都没有长好,一半的皮都被风刮烂了,但它依旧在那样的艰难环境中顽强生长。因此,我们能得到人性的启示。

文学作品在这块土地上能找到很多的突破点。不论是散文、非虚构或者报告文学,让我们用这个时代的才华去拥抱它,拿出一批真正的好作品。

像苏东坡那样感受生态秘境

央视纪录片撰稿人,杭州市作协主席团委员、余杭区作协主席 张海龙

在四川,最好的生态文学代表作,或许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下的那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千年以后,我们还能在成都望见西岭雪山,生态环境部门还推出了“雪山指数”,这就是生态文明与文化的结合。

今天我们来讲生态文学,要置身于整个中国来看川渝的生态价值,由此感受生态环境部门工作沉甸甸的份量。

去年我在拍纪录片《生态秘境》时,也在拍一部关于苏东坡的纪录片,开篇我就写到了岷峨之间的瓦屋山,那是中国最高大的“桌山”,谁又有资格坐在这张桌山前,把一生写成一部皇皇巨著呢?唯有东坡先生能担得住。我们都知道苏东坡一生极坎坷,如果我们看过川西高原上的优势植物水母雪兔子,或许就能理解这种强悍的生命力究竟由何而来——它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荒凉的高山流石滩,每年霜冻期长达8至10个月的高山冰缘带,从种子落地开始,它就拼尽全力从石缝中汲取营养,一生只能开一次花。

从苏门家风出发,还能了解到一段“桐花凤”的传奇故事——相传苏东坡的母亲程夫人很有生态保护意识,她立下一条规矩就是“不残鸟雀”。所以每年暮春时节,总有一种五彩斑斓的小鸟桐花凤成群飞来,落在紫桐树上,邻里们都认为这是程夫人的仁爱带来的祥瑞。

这些故事都是生态文学的最好切口。我们应该更多地走出书斋,去行走大地,去书写美丽中国。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生态文学?因为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反思“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工业文明,我们必须提出“天人合一”的中国视角。

生态与文明,就是横亘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巨大命题。今天,我们还能不能像东坡先生一样领会清风明月的取之不尽与用之不竭?

发挥文学川军力量

人民日报四川分社原副社长,作家 刘裕国

生态文学以倡导生态理念、激发读者的环保意识为创作主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此次活动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

稻城亚丁作为四川乃至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靓丽名片,我曾多次走进、多次书写,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刊发了甘孜华丽转身、用美丽战胜贫困等报告文学作品。再次走进稻城,我深感责任重大,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写好生态稻城。

一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关注生态环保建设。四川是文学大省,在生态环保的路上,文学川军也要作出自己的贡献,要把目光投向生态环保、投向这个壮美时代命题和伟大的社会实践。阿来主席在指导创作时说,文学工作者要深入挖掘能够打动自己的第一手材料,在过程中去实现重塑自我的体验,在自我教育中获取灵感,深化使命感,这也是我此次参与生态文学创作过程中最好的遵循。

二是要以广阔的视野认识生态环保。作为报告文学作家,我认为,报告文学是用文学的手法来处理新闻题材。报告文学作者一定要有宏阔的视野,要根据时代特征和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进行观察与思考,聚集推动生态环保的正能量。

三是要以创新的形式反映生态环保。文学归根结底是人学,无论我们想表现怎样宏大的主题、恢弘的世界,都要看这篇作品是否能写出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以滴水见太阳的方式刻画乡村小人物,让生态文学通过百姓生态环保故事,去承载中国梦生动的文学表达和持久的文学魅力。

生态文学要从材料式的运用转向对生态哲学的思考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评论家 白浩

现代生态文化,从西方兴起,经历了环保主义、生态主义两个阶段。但我认为,我们需要从环保主义、生态主义转向第三个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此背景下,生态文学不仅能敏锐地、敏捷地反映现实,也能系统化、深入化的进行文化探索。

西方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有两个,一是理性主义,二是进化论。理性主义下的知识也是一种权力,强调的是人对于自然界的征服和掠夺。

中国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以农耕文明为背景,以循环论为特征,以人对自然的敬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从而发展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中国文化的眼中,生态链是依存链、共生链,是共同发展的链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两者的结合,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我们当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我认为,生态文学要从题材转向主题,从材料式的运用转向对生态哲学的思考,要从现象到本质,从讲故事到深入文化之根的挖掘,要立足现代的生产方式、现代人的生存意识批判,在现代文明系统批判的基础上进行寻路式的探索和重建。

四川生态文学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许多作家深入探索实践,从生存本体论角度关注生态问题。在我看来,生态文学是承载着文化使命、文人使命的题材领域,是站在人类文化生存危机的边缘、人类生存探索的前沿所进行的探索,也是当今要解决的紧迫课题之一。对此,非常期待广大作家能够创作出四川的、中国的乃至于世界和人类的生态文化大作。(冯振  卢永红)

供稿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