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系列稿件,与您一起感受总书记传承中华文明、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天天学习2022年9月至12月,一场国家级展览——“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引发参观热潮。
在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中,一部体量巨大的图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仅是完成出版、展出的三编,就达到了37卷、195册,共计6190万字。
这部堪称皇皇巨著的图书,就是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
习近平总书记为《复兴文库》作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
翻开这部鸿篇巨制的扉页,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序言《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映入眼帘:“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
国运兴,史学兴。作为新时代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出版恰逢其时。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中华文明在赓续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历史华章焕发出夺目光彩。“盛世修史”就像一支火炬,让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穿越古今,照亮前路。
2019年1月,作为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战略工程,《复兴文库》编纂工作全面启动。全书以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历史中一百多年的奋进历程和光辉成就为基本内容,将180余年的翻天巨变、100余年的艰苦奋斗、10年的踔厉奋发凝结于一部当代巨著,思接百年,鉴往知来。
翻开《复兴文库》已经出版的书稿,自《开眼看世界》《新文化运动》起,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镌刻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文库》序言中所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总书记多次用“一面镜子”“一位智者”“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等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历史的价值。
2019年1月,国内顶级历史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了一封贺信,既满怀期许,又谆谆叮嘱:“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总书记还希望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沿“历史大道”前行,仔细询问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和文物展品保护情况,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字字千钧,指引未来。总书记“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初心不变。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鲁杨
视 觉丨郝凤林 陈腾
校 对丨孙洁 宋春燕 闫田田 范立君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视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天天学习 | 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存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留住...(37138)人阅读时间:2023-08-29雄安驶来“船文化博物馆”
拉一拉,顶嘎巴,嘎巴叫,风来到,哪向风?西北风,去哪里?下天津,天津卫 这是白洋淀行...(41542)人阅读时间:2023-08-27德兴:擦亮“夜文化”品牌 释放“夜经济
随着夜幕降临,德兴市的街头巷尾灯火璀璨、美食汇聚,各夜市、景点人头攒动,品特色美食...(56196)人阅读时间:2023-08-26先秦法家谱系再认识
作者:贾坤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说到先秦法家,人们可能会立即想到商鞅、申...(46834)人阅读时间:2023-08-26文房之秘 藏于微末——中国古代熏香中的
作者:袁晶 马一 人类对香味的喜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埃及、两河流域到印度、中国,几乎...(44471)人阅读时间: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