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秀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基层治理是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中,文化具有内在性和软实力功能,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短板。因此,高度重视文化治理、增强文化内在功能,是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重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文化短板
基层治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文化”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经济来说,它还处于滞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并阻碍了基层治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是文化的弱化。长期以来,组织建设、制度设计、经济发展成为基层治理的优先选项,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在不少地方,文化所占的比重分值不高,位居考核的末项,有的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这在强调GDP经济发展的语境中最为明显。二是文化的窄化。文化是异常丰富的,从基层文化来看,它既包括市民文化、社区文化、单位文化,也有地方文化、乡土文化、民间文化、家庭文化。然而,在基层治理中,这些丰富性被自觉不自觉地简化,往往被笼统地理解为城乡文化。三是文化的表面化。文化是有深度的,往往以道德、伦理、思想、品质、精神内化于人心。但是,现在的基层治理主要强调的是文化载体,其文化内涵明显不足。四是文化的偏向。基层治理的文化向度含糊不明,有些地方或偏于西方或流于传统,无法与社会现实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五是文化的虚化。与经济指标、制度规定比,文化确实不易把握,但它却是软实力的真正体现。基层治理对文化不是简单用“精神文明”概括,就是觉得它遥不可期,导致其被忽略。
文化维度被基层治理忽略、悬置甚至无视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表面看这似乎没什么,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不明智的。因为没有文化支撑的经济发展既不可持续,也缺乏创新性和内在动能。
新文化使命下的基层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基层治理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思考基层治理的长远发展问题。
首先,将文化作为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新时代中国式基层治理在继续重视经济发展时,应将“文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站在文化振兴、文化自信、新文化使命的高度推进文化建设。这需要以文化治理理念为指导,强化文化制度建设、拓展文化范畴、深化文化思考、发挥文化动能,真正起到以文化引领中国式基层治理的引擎作用。
其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层治理文化。要改变当前基层文化的复杂混乱状况,就要避免被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城乡文化等缠绕,进入一种新的文化重建。这主要包括: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文化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资源都可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但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作用,这有助于改变当前基层文化的消极面。第二,从人民主体性、为民生、以人为本的角度强化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化必须体现人民群众主导、为民所需、为民所用的理念,充分体现文化的实用性、生活化、有效性。基于此,充分发挥乡贤作用、重视乡风民俗就变得相当重要。第三,提升现代思想文化品质,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有现代文化的新人。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基层治理文化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等的辩证关系,获得更加健康、完整、完善的智慧、品格与人格。基层文化要结合中国国情、民情、社情、人情,对于古今中外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创新。
最后,创新基层文化的传播培育形式。目前,基层文化受制于惯性、选择性、形式主义做法,导致悬置、空转、空洞、无效等情况。新时代需创新基层文化传播方式。第一,针对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由外而内进行拓展推进。第二,有具体抓手,避免空洞的文化说教。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例如,河南郑州市基层治理特别重视用互联网、智能化、集成化新科技,从“民心文化”角度进行治理。其关键是“构筑数据底座,搭好‘连心平台’”,有了“新连心”网络,“格中有爱,党群连心”“连心应用”“连心标兵”,于是“中心统起来”“安心干起来”。其中,“五家五心”工作理念较有代表性,包括把服务网络当家园的“同心共建”、把邻里和睦当家风的“用心守护”、把网格群众当家人的“悉心呵护”、把群众需要当家事的“贴心服务”、把群众建议当家信的“耐心倾听”。又如,郑州高山路街道雅居社区在“五星支部”领导下,实行的是“七心”,即筑同心、强信心、守初心、聚民心、讲诚心、忆红心、话真心。在评价过程中,讲究的是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上进心。所有这些“心”,都与中华民族的“民心”“养心”“心治”文化紧密相关。
总之,对于基层治理,新时代新文化使命任重道远,要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真正理解文化的复杂性、内在性、现代性,还要有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行稳致远、事半功倍。
从多维度推进基层文化治理
基层治理文化并非孤立现象,它与许多方面都有关联。以文化助推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以法治化思维加强基层文化的制度建设。文化的广泛性、复杂性、模糊性,导致基层治理面对文化时常处于尴尬状态。这在一些地方基层的养老、失德、违规、无序中变得尤为突出。换言之,不少基层文化面临着德、法、理的模糊区域,较难找到有效办法。只有建立基层治理的奖惩处置制度,才能真正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其二,在基层形成率先垂范的文化机制。长期以来,基层治理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重能力、轻德性的倾向,这也是导致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乡村治理、社区治理、单位治理、院落治理、社会治理等都要将德性、文化教养、思想觉悟、精神风貌作为考核、晋升、奖惩指标,以便做到树立正气与遏制歪风邪气。
其三,将基层文化人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基层文化人才普遍比较缺乏,这种情况在乡村更为突出,没有文化人才的基层治理,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另外,基层文化人才的浪费比较普遍,这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组织,没能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以乡贤为例,广大乡村更重视经济能人,忽略文化乡贤,导致乡村治理文化含金量不足。
其四,基层文化治理应从自身特别是家风家教开始。传统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重视家风家教,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山西省裴氏家族是一个典型例子,从汉魏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直到后来,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可谓人才辈出,只据正史记载就有600多人,名垂青史者不下千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人。之所以能够如此,离不开好的家风家教的传承,如爱国爱家、崇德爱人、重教向学、廉洁自律等。宋代陆九龄、陆九渊家也是一个大家族,陆家人世代相传、和谐相处、多有贤人,以至于“一门翕然,十世相让”,“忠敬乐易,乡人化之”,达到了家里家外、乡里社会的和谐友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中国古代家教家风的优良传统,并对之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层文化治理应从治家开始,由父母带头,从具体的小事入手,再扩大到社区、单位、学校、社会,这是切实有效的办法。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文化,特别是需要从知识上升为道德、思想、精神,一种内含于人们心底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及其信仰。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成,需要全社会长期努力才能养成。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中国自然资源报】甘肃上调征收农用地
----甘肃省人社厅老干处创新发展老干部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甘肃省人社厅老干部处发挥党...(46082)人阅读时间:2023-09-21以文化助推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
作者:赵秀玲(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基层治理是基...(42213)人阅读时间:2023-09-20首届“定西宽粉节”隆重开幕
放宽心 吃好粉 首届定西宽粉节隆重开幕 一口定西粉,百年薯乡情。9月15日上午,2023年中国定...(45856)人阅读时间:2023-09-17甘肃省省级马铃薯及其制品检验检测中心
9月15日上午,甘肃省省级马铃薯及其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和甘肃省省级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54273)人阅读时间:2023-09-17定西土豆拿下100亿元大单
9月16日上午,2023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举行推介签约仪式,涉及农特产品加工、农机装备制造...(37716)人阅读时间: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