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用好水 多打粮 陕西以节水增效力促粮田变“丰”田

时间:2024-01-10 10:27人气:来源: 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

水是重要的生产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节水是关键。如何撰写“节水”文章,提升粮食产量,让更多粮田变“丰”田?这离不开科学规划和技术助力。

最近一段时间,陕西各地广大农民正抢抓有利时机开展田间冬管冬灌。各项疏淤通渠、覆膜蓄水、水肥一体等节水措施轮番上阵,在保障有效节水、高效用水的同时,力争多打粮、打好粮。

畅通渠道 引来清水到田头

11月23日,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贞元镇中川村高标准农田里,冬小麦已破土而出,如绿色地毯覆盖在田野上。

这是武功县海鋈皇嘉农场打造的万亩粮食高产农田,也是宝鸡峡灌区杏林站节水灌溉示范点。在灌区总三支渠武功18斗斗渠,几名工人正忙着清理淤泥和杂草,为今冬明春农田用水做准备。

“渠道不堵水、不漏水,水流就畅通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把地浇透,既省时又省水。”最近几天,海鋈皇嘉农场负责人徐水利忙得不可开交,“小麦已经出苗了,正等着水呢。渠道疏通后就开始冬灌,水一进地,麦苗长得才旺。”

粮食增产,节水优先。近几年,武功县对农田布局、生态、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设计,将全县4万亩中低产田变成“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田。其中,海鋈皇嘉农场涉及周边5个村1万多亩农田,经过改造提升后,不仅实现了粮食增产,还成为乡村一道亮丽风景。

“以前浇一亩地,最少得140立方米水。现在大渠连小渠,小渠接斗渠,从水库到地头一路畅通,浇地快多了。一亩地用水量减少了60多立方米。”徐水利说,节水灌溉让农场的万亩粮田每年都稳定增产。

节水增效,渠系改造提升是前提。杏林站担负着武功、扶风两县3镇12.6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尽管农田渠系比较完善,但由于运行时间长,加上雨水和洪涝侵袭,“跑、冒、滴、漏”等隐患时有发生。对渠系进行日常管护、修复,也是灌区提升节水增粮成效的重要一环。

工人忙着清理淤泥和杂草。

工人忙着清理淤泥和杂草。

眼下,正是冬小麦灌溉最佳时节。杏林站的工作人员整天都在田间忙活,修渠、清淤、排障……确保各条渠道畅通无阻,为冬小麦茁壮生长、来年粮食丰收送上“关键一水”。

看着武功18斗斗渠清理得差不多了,杏林站站长王宏伟跨进渠边的麦田查看墒情。“小麦马上就要冬灌,这一水浇下去,能保温保墒,对小麦生长很关键。”指着斗渠,王宏伟说,“这是我们的示范斗,这次渠里渠外都收拾了,过路倒虹也进行了维修,周边小麦可以正常灌溉。”

连日来,杏林站通过分段实施的方式,对灌区全线进行节水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改造后,灌溉效益要比之前好得多。目前,小麦长势好,明年丰收不成问题。”王宏伟说。

蓄水补灌 万顷旱地变良田

坡地多、平地少,水源多、水地少,是对榆林市横山区自然条件最直接的概括,更是长久以来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生机。

这几天,收完最后一片高粱,种植户郭保军算了一笔账:今年种了280多亩高粱,亩产415公斤,总产量超过11.5万公斤。

放在以前,这个数字郭保军想都不敢想。“原来是靠天吃饭,雨水少收成就不行,一亩高粱最多能打600斤。现在有了新技术,庄稼能浇上水,产量提升了,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提及如今种粮的变化,郭保军感慨不已。

49岁的郭保军从事粮食种植已有10多年。去年,他开始在横山区波罗镇朱家沟村的旱作农业试验基地承包土地种高粱。原本因为缺水,这块地算不上良田。他之所以敢放手干,是因为有底气。这份底气正是来自横山区积极推广的四位一体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模式。

郭保军操作收割机收获高粱。(资料图)

郭保军操作收割机收获高粱。(资料图)

近年来,横山区针对当地农业现状,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修建宽幅梯田4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5%。同时在东南部丘陵沟壑区大力推进四位一体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模式,为旱地薄田引来了汩汩清水。

“四位一体是通过沟道拦坝蓄水,然后利用太阳能发电提水至高处的软体水窖储水,最后结合膜下滴灌技术对作物进行补水。”横山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久国介绍,这一模式更好地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让庄稼在干旱条件下也能浇上“救命水”,有效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之前选地,也是冲着这个新技术来的。地里的基础设施都是政府投资建的,专家还经常来送技术、指导种植,我就掏个水电费和滴灌带钱。这些加起来一亩地成本不到100元。”这笔账郭保军咋算都划算。

走进朱家沟村的旱作农业试验基地,分区种植的玉米、高粱已经全部收完。一旁的平台上,软体水窖、施肥罐、光伏增压泵站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个基地总面积1180亩,主要用于旱作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这段时间要维护好这些设备,等到开春前再检修一遍,确保来年正常使用。”王久国说,目前,横山区四位一体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模式推广面积达10万亩,在政策与技术的多重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低产田正发挥出高效益。

水肥一体 节水增产“齐步走”

入冬后,陕西小麦主产区陆续迎来冬灌高峰。11月25日,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邓王村,种粮大户任征锋的节水增粮试验田里,一条条黑色的微喷水带贯穿于麦田间,喷出的水雾将麦苗滋润得郁郁葱葱。

“今年种玉米时,我们通过水肥一体化进行灌溉,有效减少了用水、肥料和人工成本,产量也比去年高,每亩有1300多斤。”任征锋告诉记者,这块试验田有600多亩,往年浇地都是大水漫灌,前前后后得15天,每亩用水不低于80立方米。今年,他尝试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配上更利于吸收的水溶肥,给大田玉米“喂”上了“精饲料”。现在7天就能浇完这些地,每亩用水只要40立方米,仅水费就节省了1.8万元。

对于这套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任征锋看得比啥都重。他说,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就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量,配兑成肥液灌溉田地,促进作物蹲苗,控旺防倒。

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邓王村村民进行麦田冬灌。

西安市临潼区徐杨街道邓王村村民进行麦田冬灌。

“相比大水漫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能准确把水肥送到作物根部,让每株作物都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精细又智慧。”说起今年的收成,任征锋高兴不已,“省的就是挣的。以前浇地用水多、用肥多,还得雇十几个人,就这有时都忙不过来。现在浇地两个人就够了,肥料也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这两天,任征锋没事就往地里跑。“今年小麦整体出苗不错,但还有些地块缺墒。我们已经用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浇完300亩地,补墒效果非常好。”看着“喝”足水的麦苗绿油油的,任征锋乐得合不拢嘴。

作为传统农业大区和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临潼区粮食常年播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近年来,临潼区以粮食、蔬菜等作物为重点,大力推广滴灌、微喷灌、自动测墒灌溉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形成一整套便于远程化、智能化管理的高效节水管理系统,使得种植户精准把握灌溉时机与水量,实现节水增产“齐步走”。

“有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大伙能清楚知道作物啥时浇水施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咋样才最高效。这样一来,各个环节都能精准把控,田间投入减少了,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肯定一年比一年好。”尽管还没到收获季节,但任征锋对明年小麦丰产充满信心。

作者单位:陕西农村报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