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时间:2023-04-07 17:21人气:来源: 光明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3年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出了总体要求,特别是对如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提出了具体部署。脱贫地区干部群众要坚持系统观念,多措并举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造血系统。脱贫任务完成后,脱贫地区解决了产业上从无到有的问题。目前,脱贫地区农村基本上都有产业,但是,有些乡村产业发展面临困境。这些乡村产业之所以在发展中出现问题,关键是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内生发展要素存在短板。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脱贫地区要贯彻落实好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弥补这些“短板”,在充分发掘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补齐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内生发展要素,推进产业规模化经营、产业链延伸以及产业升级。首先,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掘当地特色资源、生态环境、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和发展产业。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抓住今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带动脱贫群众增加收入。其次,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以规模经营为主导,通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整合农业要素形成一定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牵引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全面快速发展,同时“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再次,推动产业链延伸以及产业升级。重点补上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支撑发展动力的短板,“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科技产业、智慧产业等,提高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积极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积极扩大就业是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在脱贫地区,就业也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现实途径。据统计,2022年脱贫地区外出打工人数基本稳定在3000万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脱贫地区农村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提出了具体部署,要求加大对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的政策支持,“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脱贫地区要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保障脱贫家庭年收入稳定增长。首先,完善促就业机制。要“持续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和其他产业帮扶项目”,通过创建“企业+脱贫群众”就业帮扶机制,就业服务部门主动与各大企业对接,引导脱贫群众就业。其次,加大促就业培训力度。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对脱贫群众开展电工、电焊工、面点师等就业门槛低、市场需求量大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实现就业。再次,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策供给、优化服务方式,帮助脱贫群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脱贫地区创新创业的活力。要“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在劳动能力较弱的脱贫群众家中张贴“贴心服务卡”,搭建公益岗就业平台,帮助他们稳定就业。


  更加注重扶志扶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脱贫地区要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保障不出现规模性返贫,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还是要提升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自我发展的动机和积极性,提升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首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脱贫地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提升脱贫地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脱贫群众智力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脱贫地区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教育教学设施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脱贫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让脱贫地区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义务教育。其次,加大教育引导。在脱贫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教育还是“扶智”“扶志”工程。从全国范围看,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加大对脱贫地区脱贫群众的教育引导,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要从职业教育入手,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思想道德、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有追求、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第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脱贫群众摆脱精神贫困、形成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文育民、以文惠民、以文乐民、以文富民”,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促进脱贫群众形成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营造和谐良好的文明新风。发挥好主流价值和文化的引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乡风民风,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强化村规民约等在乡村振兴中的约束作用,宣传先进典型、引导榜样示范,在脱贫地区形成“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氛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