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新华社上海2月19日电 题:上海:“两张网”赋能,数字治理有温度
开栏的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
新开局展现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2月19日开始,新华社开设“党的创新理论实践典型案例”专栏,以生动的故事、独特的观察,展示基层一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新华社记者周琳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正成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运行高效感知、高速响应的最强“牵引”。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高效为民利企办事、高效处置城市管理事项,打造政务服务金字招牌,来看数字化转型的“上海探索”。
在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办事处拍摄的“一网统管”智慧大屏(2020年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实践故事】春节期间,上海市城运大厅内的大屏幕前,工作人员24小时守“沪”站岗,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巡屏和调度,“一网统管”大数据正在为上海“守岁”。
数以万计的城市运行数据被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类是菜篮子、米袋子、水电煤气等基本民生保障类的“获得感”数据;第二类是陆海空出入口的实时变化情况、市内交通畅通与否、景区密集程度等“幸福感”数据;第三类是包括各类突发性事件、热线情况的“安全感”数据。通过科技化手段,追踪一个个跳动的数据,工作人员与智慧信息系统共同为城市值守、为市民站岗。
作为一个庞大的城市生命体,上海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上海城市运行管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2020年7月15日在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拍摄的自助办理工作台。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作为城市治理的“两个扇面”之一,“一网通办”以“高效办理一件事”为目标,从上线系统到完善升级已两年多时间,成为上海率先打出的政务服务品牌,用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随申办”作为“一网通办”移动端的超级应用,目前已接入了50余家市级部门和16个区的1541个政务服务事项。2020年,“看病付费不排队”“绿色沪牌在线领”“出生手续网上办”等15件办事服务体验,实现平均减环节69%、减时间54%、减材料75%、减跑动71%。目前,“随申码”累计使用次数超过20.7亿次,用码人数超过4300万人。不久前,“一网通办”专门推出长者专用版,字体更大、页面更简洁,针对老年人的特定需求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而第二个扇面“一网统管”,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创造性推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运行基本体征指标体系,为城市高效、安全、有序管理提供保障。
2020年7月15日在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拍摄的一网通办设备。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在日常面对3000多万人口、270多万市场主体的超大城市,城市运行和市民服务千头万绪:雨天积水、单车摆放、交通秩序、人员出入、办事效能……无论市民游客,还是外来商家,都能时刻感知上海这座城的便捷、有序、精细、高效。
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如果一定时间内用水量低于0.01立方米,就会自动预警;街面上的小纸片,可以被智能摄像头“捕捉”,并自动通知网格员……让数据成为人力的“向导”,大大提升了城市的保障温度和韧性,也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
上海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瞿溪新村小区入口拍摄的停车智能引导系统(2020年1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安徽滁州市琅琊区:“红色驿站”实现帮
本报滁州讯 (通讯员 琅组轩)为扩大党员志愿服务的范围,去年以来,安徽滁州市琅琊区选择...(17217)人阅读时间:2021-02-22上海:“两张网”赋能,数字治理有温度
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新华社上海2月19日电...(19596)人阅读时间:2021-02-20黑龙江鸡西市:社区来了“轮值主席”
本报鸡西讯 (通讯员 王圣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黑龙江鸡西市推动组织、资源、服务下...(18376)人阅读时间:2021-02-20湖南澧县:逐项销号抓实述评整改
本报澧县讯 (通讯员 澧祖宣)针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之后,述而不督、评而不改的现象...(12780)人阅读时间:2021-02-20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社区企业服务居民
2月7日,在自贡市贡井区筱溪街道青杠林社区工作的李国强遇到该社区党委书记何庭辉,主动打...(19774)人阅读时间: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