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在京郊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嫩红的椿芽随风飘动,香味四溢。当下,正是“食椿”的好时节。鲜嫩的香椿,或炸、或炒、或凉拌,都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采摘香椿成为不少市民春日乡村游的一个乐趣。
正是看到这一发展契机,京郊不少地方立足特色、倾心打造,全力做好香椿“土特产”文章。经过多年的发展,源于土、显于特、成于产的小香椿,不仅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是一些节庆活动的“主角”,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节庆搭台让香椿也能“破圈”
谷雨节气前的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不仅有漫山遍野的粉色桃花,还有长满枝头的红芽香椿。一年一度的峪口镇香椿文化节即将举办,届时将举办“椿”+美食、“椿”+非遗、“椿”+艺术、“椿”+游园、“椿”+乡村咖啡等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
樊各庄的红芽香椿是清朝时期的定制御贡品,又称“贡椿”。目前,该镇有标准化种植红芽香椿700亩,年产量达7万余斤,主要集中在东樊各庄村、西樊各庄村以及周边地区。其中,东樊各庄村香椿种植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香椿种植大村,被称为“中国贡椿第一村”。
每年4月“食椿季”,香椿文化节就在东樊各庄村举办。“我们在做好东樊各庄村的‘一村一品’、深挖‘贡椿’的文化价值、引进香椿矮化密植种植技术、解锁香椿新吃法的基础上,今年在第二十六届平谷桃花节期间,举办香椿文化节,为节庆‘升温’,让香椿借势‘破圈’。”东樊各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奇说。
自2016年开始,峪口镇连续多年举办香椿文化节。峪口好物、“椿叶原野”艺术展、太空蚕科技文化产业园观光体验、博士农场科普研学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活动项目,吸引不少市民前往打卡。
节庆搭台、香椿唱戏的文化节,创造了新的“椿”日经济。据统计,仅2023年峪口镇香椿文化节期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12万余元,游客接待量1万余人次,农副产品销售收入52万余元。
拉长产业链实现联农带农
上方山,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香椿作为上方山的“三宝”之一,梗粗叶小、叶面油亮、香气浓郁。2020年,“上方山香椿”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春日时节,在圣水峪村,北京圣水太行种植专业合作社近3000亩的香椿已进入采收期,社员们迎来一年一度的农忙时节,采摘队一大早就出门上山打香椿,分拣队在分拣车间精挑细选,运输队则将分拣包装好的香椿装车。
“2020年以前,我们都是到村口摆摊,5块钱一兜都没人要,谁能想到2023年香椿200元一斤,还不够卖的。”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采收场面,社员于海英不禁感叹道。
扭转局面的是土生土长的圣水峪村村民周文霞。“以前农户都是各干各的,香椿品质参差不齐,我想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抱团做大香椿产业。”2017年回村创业的周文霞,在经营民宿之余“瞄”上了村里遍地都是的香椿。在村里的支持下,她成立了合作社,请来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种植与养护,同时按照有机农业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制定严格的分拣标准、设计外包装盒等,让合作社的香椿生产走上了正轨。
“今年,在北京农学院研发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引进了等离子保鲜技术,可将鲜食香椿保鲜期延长一个月左右。”周文霞介绍,合作社还开发了上方山香椿酱、香椿面、香椿蘑菇、香椿红酒等深加工产品,让村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2023年,合作社共实现收入480余万元,累计吸纳就业100余人。而合作社社员除了土地入社收入、在合作社再就业收入、年底分红外,还有销售深加工产品带来的二次分红,户均年收入2万余元。
深耕一产、延伸二产后,周文霞又联合一起返乡创业的10名青年,推出民宿品牌“椿香谷”,以香椿宴为品牌,以香椿文化为主题,以“民宿+”为动力,让村民又吃上了“旅游饭”。
随着香椿产业链条的不断拉长,合作社与社员愈发联得紧、联得长、联得牢,形成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如今,周文霞又开始琢磨农文旅深度融合,“今年我们将推出农村传统流水席与香椿宴结合起来的香椿研学食堂,全镇500个香椿代言人以太平鼓的形式为香椿做宣传推广活动。”
从产到销提供全方位服务
近日,在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刚刚采摘下来的一批顶芽香椿“坐”上顺丰快递的专车出山进城。望着远去的车子,泗家水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文武才松了口气。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农民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安徽省淮南市全面完成小麦赤霉病防控工
近日,笔者从安徽省淮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4月26日,淮南市已防治赤霉病668.41万亩次...(12599)人阅读时间:2024-04-28甘肃华亭玉米大豆“手牵手”种粮人实现
春将尽,夏将至,雨水充足,气候温和,正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时下,走在华...(19178)人阅读时间:2024-04-26良种+良法,河北小麦高产有底气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4月23日,在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3000亩试验田里,小麦茁壮,长势喜人...(17468)人阅读时间:2024-04-26良种遇良机——甘肃张掖玉米制种基地春
祁连山下,春光正浓,一辆辆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复式播种机在王新宏面前轰鸣驶过。王...(14212)人阅读时间:2024-04-26河北廊坊市无人机追肥,麦田春管尽显科
三分种,七分管。眼下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河北省廊坊市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15361)人阅读时间: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