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是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市,该市“道德积分储蓄站”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之一。近年来,济源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警源诉源访源“三源”治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三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全域基本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三零”目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完善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济源也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
路成网、树成行,山有色、水有声。
太行山砚瓦河两边山体上的人造冰挂就成了游客的打卡点。
“原来是路难走、农产品卖不出去,现在出门怕迷路:所有乡村都一样排场,不操心还真会拐到人家的村子里呢!”济源市轵城镇良安新村党支部书记“杨团长”说。
良安新村是个移民村,“杨团长”本名叫杨团,今年42岁,是良安新村1850口人的“排头兵”。
济源辖区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73万,是河南人口最少的省辖市。一直以来,正是这种“小”的优势,让她成了国家层面各项新政的“试验田”,成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建设的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
乡村治理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治理体系建设、治理能力提升,自治、法治、德治融合,警源、诉源、访源治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支撑,让济源走上了乡村治理的高质量之路,激活了乡村振兴的诸多元素。
济源的乡村治理:知行合一。
有面子,有里子
湖光山色、滑雪场、激情漂流,加上青砖灰瓦的民居,在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一年四季任何时候拍出的照片都是一幅画。
“光是画不行,乡村振兴不能光有面子,重要的是要有里子。”花石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说。
从集体耕种土地到“土八条”管党员,从生态修复到产业崛起,花石村已成为乡村建设的样本,躬身实践者周全喜也成了乡村振兴的“专家级”基层党支部书记。
“自治、法治、德治,怎么在乡村生根发芽?我们探索出一套方法。”周全喜说,自治靠制度,法治靠宣传,德治靠弘扬。
周全喜举例说:对乱到垃圾,村民们讨论后形成一个方案,对乱倒垃圾者除了责令清除外,还要罚款30元,这是村规民约;对违法的事,花石村主要靠宣传预防,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等出了事让逮起来了,说啥都晚了。
“去年冬天,村后山着火了,当时村里有十几个人跑上山救火。火扑灭后,党支部迅速形成决议,除了大喇叭表扬这些村民外,还给每人奖励了一床夏凉被。”周全喜把这件事理解为“德治”:通过具体的身边事,一点一点地打造全体村民的精神境界。
济源的乡村治理,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另一方面是全域居民的观念更新和习惯养成。
两手抓,两手硬。
能安居,能就业
济源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传奇”。
按常人的理解,济源不过是河南的一个“小不点”,事实上,能源、军工、制造等相关历史遗留和衍生,加之农业企业崛起,济源和河南其他市相比,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数量都毫不逊色。
无论社会贡献大、质量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大个头重点工业企业,还是发展能力、投资能力、创新能力“三强”齐备的高成长型“新优特精”中小型工业企业,济源都在河南的前列。
庞大的就业空间拓宽了济源人的增收渠道,再造了当地的第三产业,为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良安新村53岁的李二姣每天中午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丈夫在市里上班,儿子在工厂上班,儿媳妇在市里开店,他们都是早饭后走、晚饭前回,都忙着挣钱呢!”
轵城镇政府的李波说,像轵城这样的几个城郊镇,农户的家庭结构和李二姣家大同小异。
杨团也说,大白天在村里找个青壮年难着哩,到晚上烟火气就上来了!
历史上的城乡二元界限在济源荡然无存,全域产城融合,既让济源人在经济上挺直了腰板,又加速了城市文明向乡村的垂直渗透,有话好好说、有理不高言、有事赶紧办、有难互相帮的“乡村善治”氛围逐渐形成。
河南十八个省辖市中只有两个人口净流入城市:郑州和济源。
能安居、能就业的济源成为人口注入地,不是意外,完全在情理之中。
穷吵闹、富安然嘛!
激活快,底气足
王信普叫来了村会计,给出了思礼镇涧南庄村1140口人2020年人均收入的准确数字:31571元。
涧南庄村68岁的党支部书记王信普说,涧南庄村曾经靠制砖业保障集体收入,后来因环保黏土砖退出市场后,集体收入减少了。
为乡村振兴注入农技力量
近日,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湖南省临武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荣获“全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17580)人阅读时间:2021-12-08双柏县多举措抓好就业帮扶
今年以来,双柏县紧紧围绕帮助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已就业人员稳定就业...(12542)人阅读时间:2021-12-07乾安县“十抓十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年初以来,乾安县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强化措施、主动作为,以“...(14841)人阅读时间:2021-12-07凉州区:做强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百姓
初冬时节,在凉州区松树镇中堡村葡萄大棚里,圆润饱满的红提葡萄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13516)人阅读时间:2021-12-07内蒙古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六位为国家粮
国家统计局12月6日发布消息,今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达768.06亿斤,较去年增加35.26亿斤,再...(18354)人阅读时间: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