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等多部门积极行动:保供 让菜篮子无忧(2)

时间:2021-11-05 16:51人气:来源: 天津日报

  现已进入11月份,距离秋雨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但一些温室大棚里依然潮湿一片。一位菜农指着菜田苦笑着说,温室大棚地势低,雨水浸泡时间长,不但让应季蔬菜受损,还影响了下茬蔬菜种植,特别痛心。

  据了解,今年秋雨过多是天灾,但一些菜田不能及时排水则是人祸,原因是一些农户过分惜地,把菜田附近的沟渠填平,盲目扩大菜田面积,造成雨水无法及时顺利排出。如果当初不盲目填平沟渠,今年秋雨虽然雨量很大,本可以减少损失的,现在想起来,大家都非常内疚、非常后悔。

  一位农技人员介绍,原来的菜田周边都有沟渠,这些沟渠跟当地的河流连接在一起,起到旱涝保收的作用。一些农户之所以把沟渠填平,首先是为了增加菜田面积,另外也是根据多年来当地没有洪涝灾害而这样做的。由于干旱少雨,根本不需要考虑菜田排涝,所以都把沟渠填平了。

  令人欣喜的是,天津市正在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疏通沟渠,兴建闸涵,建立扬水站,确保旱季能从河里调水浇灌,发生洪涝灾害时可以把菜田积水迅速排出,确保粮菜丰收。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0万亩,今年再建26万亩,总面积达到396万亩。

  抢收 优质大白菜上市,蔬菜价格回落

  日前,记者走进武清区河西务镇合义庄村,青白合作社负责人郭书艳正带领菜农们抢收大白菜。跟传统大白菜不同,他们收获的是绿叶黄心的小棵型优质白菜,每棵重1公斤左右,3口之家一顿可吃完,绝不造成浪费。这种优质白菜是天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露地、温室大棚都可以种植。

  郭书艳介绍,今年的秋雨给他们也带来了损失,但他们不等不靠,迅速投入雨后恢复生产,在市、区、镇三级农技人员帮助下,他们积极和市农科院合作,种植优质萝卜、大白菜、番茄、胡萝卜等10多个品种。目前,露地大白菜已经开始采收上市销售,温室大棚内的大白菜由于是错季种植,目前还处在生长期,但最晚12月也可以上市销售。露地种植的香菜也在采收,正销往市场。

  俗话说,立冬不出菜,必定受其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天津市涉农区种植了大约6万亩优质大白菜,长势良好,亩产量都在5吨左右。为避免大白菜遭受冻害,武清、静海、宁河、宝坻、西青等主产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菜农抢收,由于上市量增加,促使大白菜价格开始回落。11月1日,市场大白菜零售价格已回落至每公斤3元左右,比10月中旬每公斤降价1元左右。

  记者在宁河区、蓟州区、武清区、宝坻区一些村庄看到,不少农户都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在房前屋后和院子里种植了很多大白菜。一位农户笑着说,这些大白菜全家吃不了,目前正在把一部分大白菜运往附近市场销售。

  市农业农村委种植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各涉农区除及时采收大白菜外,还积极采收当地一些适宜市民冬储的蔬菜,例如,宝坻区正积极抢收大葱,武清区、西青区正在抢收萝卜,这些蔬菜每天都销往市区超市、菜市场等零售终端,为平抑菜价发挥地产蔬菜的补充作用。

  抢建 扩大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加大冬季蔬菜生产力度

  为确保市民菜篮子供应,天津市积极扩大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按照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将增加100万亩设施农业;今年底,将建成20万亩设施农业,加大冬季蔬菜生产力度,逐步消灭蔬菜“冬淡季”。

  在蓟州区多个镇村,当地农业部门正在组织施工队加紧兴建钢构架冷棚。跟传统冷棚相比,新棚更加坚固耐用,采光效果更好。相关部门介绍,这些冷棚建成后,要在春节前抢种一茬速生蔬菜,如菠菜、油菜等,争取30—40天上市销售。宁河区目前已建成3万多亩设施农业,今年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组织育苗场加快绿叶菜育苗进度,为新建的温室大棚及时提供菜苗栽种,力争12月中旬左右上市,每亩产量将达到3000公斤。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