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化隆:卡什代村藏着五个“幸福密码”(2)

时间:2021-10-20 12:13人气:来源: 海东日报

  此后,他相继在武汉开了8家拉面店。2010年10月,马军海成功注册了湖北化隆牛肉拉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启了化隆拉面的品牌之路。“一人富了不算富,让全村人民富起来才算富。”马军海告诉记者,他于2012年12月转变了公司经营模式,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就是说开设拉面店的钱由马军海的公司出资,然后和村里的农户签订协议,让他们来经营,除去开支后,利润平分。

  此举先后带动了五十多户农户约200人全部脱贫,其中既有藏族也有回族,现在他们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还买了房子和车。

  “幸福密码”之四易地搬迁

  卡什代村是化隆县的贫困村之一,该村地处高寒冷凉之地,交通极为不便,仅靠整村推进、危旧房改造、修路等手段,无法彻底解决村民们的安居问题。

  “这里一方水土根本养不了一方人,由于水资源少、耕地总量少,山区面积多、自然灾害多,2017年村“两委”班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决定对卡什代村实施整村搬迁,易地搬迁项目按照村民意愿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搬迁,集中安置点选在离本村8公里的岗蓝卡。”时任卡什代村民委员会主任的马海军说。

  “岗蓝卡”集中安置点离203国道仅6公里,搬迁后可以解决群众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关怀下,卡什代村易地搬迁安置区于2018年建成。

  然而,故土难离,不少村民在搬与不搬之间难以作出抉择。这时,村里的老党员马沙力海带头在整村集中搬迁申请书上按下了红手印,立下搬出大山的“军令状”。

  在党员们的带动下,219户985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挪穷窝、拔穷根、建新村、置新业”。据介绍,卡什代村易地搬迁项目总投资2200多万元,其中集中安置60户284人,投资1400多万元。集中安置点先后兴建了安居工程、村民饮水工程,并修桥筑路,升级改造了村容村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幸福密码”之五规模种植

  随着拉面产业兴起、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易地搬迁新型经济的发展,卡什代村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土地撂荒现象比较明显。

  为此,卡什代村抢抓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生态扶贫,实施退耕还林1980亩,全面完成投资448万元的卡什代村“三北”防护林项目,造林面积达19000亩,每年发动党员群众参加义务植树“大会战”,先后植树5000余株,让群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同时,由一名党员大学毕业生带头流转土地2600余亩,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宅基地拆旧复耕建设项目,辐射带动全乡种植马铃薯、油菜籽等2万余亩,通过稳就业、保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从土地撂荒到2600多亩的规模种植,卡什代村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卡什代村正在朝着整洁化、文明化、产业化的方向持续发展,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满意度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正在这里拔地而起。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