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从山乡蝶变看产业兴村:毛竹山的葡萄别样甜

时间:2021-04-28 12:34人气:来源: 广西日报

  87年前,为确保中央纵队和部队主力顺利渡过湘江,红军在位于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的脚山铺阻击数倍于己的敌人,构建起抢渡湘江的生命通道。从此,红军血战湘江的英勇事迹在南一村代代相传,红军精神激励着这里的人民奋斗前行。

  87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鲜血浸染的南一村红色土地上,山清水秀,花果飘香,人民生活富足,南一村也成了全州县唯一的全国文明村。该村的毛竹山自然村,家家户户都种有葡萄,依靠种植葡萄实现华丽转身——由全镇最贫困的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被自治区认定为提子葡萄种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卫生村、自治区级绿色村屯等光荣称号,成为广西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代表。

  致富要靠领头羊 

  4月23日,记者在毛竹山自然村看到,大棚里的葡萄花开正盛,香气芬芳。葡萄藤下,不少枝头已长出豌豆般大小的提子,农户们正忙着摘梢、修剪、拉枝。

  “说起葡萄种植历史,村里要感谢几名带头人。”村民王新明说,2002年9月,才湾镇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会长李叔美来到村里,提出想在毛竹山发展提子产业

  起初,不少村民都不敢种,怕种不好亏本。村里的王海荣、王世迁、王福生等几名村民一番合计后决定跟着干,成为首批成功引进高品质提子的创业带头人,第一年全村种了50多亩。

  毛竹山专门成立了“提子协会”,负责为群众跑资金、寻技术,协会会员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包装。通过精心管护,50多亩提子次年就喜获丰收,亩产值8000多元。

  看到种提子能挣钱,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协会,大力发展提子种植,将一片片荒地打造成葡萄种植“绿色长廊”,毛竹山成了提子种植专业村。

  一果发家又致富 

  “今年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个丰收年。这一串长长的花蕾,葡萄长熟后至少有3斤重,可以卖到10多元钱。”村民王世杰指着葡萄藤上长出的花蕾,欣喜地向记者介绍说,今年的葡萄长势特别好,藤长得粗壮,枝头也特别多。

  近年来,依靠葡萄种植,该村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全村共有46户156人,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依靠这一项产业,带动村民实现年人均收入超3万元。以该村最多的青提为例,每亩产量2500公斤左右,按今年的市场价6元/公斤,每亩产值1.5万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观。

  “几乎全村都是通过种植葡萄发家致富的。”王世杰自豪地说,依靠种植提子,村里的旧瓦房变成了气派的小洋楼,拥有小汽车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从村内通到村外,村里还新建起了文化活动室、球场、戏台,人居环境大为提升,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

  现在,葡萄作为毛竹山兴村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种植3000多亩,每亩年产值超过万元。

  产业兴旺生态美 

  这些年,毛竹山搞葡萄种植的村民发现,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通过发展葡萄种植,村民在家也能挣钱过日子。”才湾镇南一村支书王军荣告诉记者,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做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

  近年来,毛竹山创办了党群联创提子葡萄协会,积极培养产业带头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兴产业、促旅游,通过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葡萄基地”成为“绿色银行”,“山水田园”变“休闲景区”。毛竹山的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拉动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优势产业。毛竹山在实施乡村风貌改造后,新打造的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成为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

  据统计,2020年,毛竹山的旅游接待人次过万。眼下,毛竹山村民正紧跟现代农业的步伐,由传统的单一种植向种植、冷链加工、销售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村民富裕、乡村宜居农村新气象。

  如今的毛竹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富裕新农村,毛竹山葡萄,成了全州县特色农业的亮名片。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