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从一个人挣钱到融入乡村振兴大格局 张海龙:创业境界“四年三级跳”(2)

时间:2022-01-13 10:55人气:来源: 中国青年报

  几位年轻人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成立收桃、运营、销售小组,先是将从桃农那收来的鲜桃进行选品、分级,品质高、卖相好的通过线上鲜货销售渠道进行售卖,提高零售价;品质较次的仙桃研发成桃罐头、桃果汁、桃干等产品。收集桃枝“变废为宝”,研发桃木剑、木梳等桃木文创产品。

  为了解决桃农现金流问题,2018年,张海龙创业团队还策划了一场大桃认购公益活动。他们以大华山镇小峪子村桃园为试点,消费者线上认购大桃后可线下参加农事活动,还可获得谷区民俗旅游套票,促进平谷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桃农在桃树刚开花时就收到定金,缓解种桃前期成本高的难题。

  “常青”:乡村废弃资源“破圈”“变现” 

  “要增收,更要创收。”张海龙深知,不论是升级羊产业链还是延伸大桃产业链,都是享受着家族和家乡的“红利”在创业,“‘有什么资源就做什么产业’的路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迟早要面对,要想‘常青’生长,必须将非优势资源‘破圈’‘变现’。”

  在竞争压力和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理念驱动下,2019年他将实现乡村振兴的密码落在了盘活农村废弃房屋资源上,创办了北京乡博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发展民宿+文化旅游。

  两年多来,张海龙走遍了平谷16个乡镇的200多个村,寻找农村闲置老宅,挖掘乡村及景点背后的故事与文化,投入近千万元将平谷区金海湖镇、刘家店镇等12乡镇的27栋荒宅改造为民宿项目,示范带动了100余家民宿发展,带动村民增收3000余万元。还根据平谷相应景点历史文化和乡村历史,赋予每一个民宿文化主题,推出相应的平谷旅游线路,农村不起眼的荒宅资源得以“破圈”,与文旅融合发展。

  前述的李国全的老宅就是其中之一。

  刘文波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老泉口村距离平谷城区17公里,交通闭塞,产业发展较慢。一些返乡青年和村民也曾尝试过将自家房屋翻修成民宿和农家院。但由于没有公司标准化管理,也没能与村集体形成合力,乡村资源没能“卖出好价钱”,示范带动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区别于个人独建,张海龙创业团队联合村民、村集体、乡镇四方共建,并根据村民意愿设计了纯租金、租金+分红等模式,主动找到村集体表示给予分红,聘用周边村民做民宿管家,带动村集体创收和村民就业。

  90后关纯皓也是平谷区人,原本在城里某互联网企业做短视频运营。去年,在张海龙的带动下,他也辞职返乡创业。

  张海龙还通过组建青创志愿服务队,组织一批愿为家乡作贡献的本土青年人投身紧急救护培训、养老助残等志愿活动,疫情期间,他就带动了一批青年志愿者为卡口抗疫人员送爱心餐7000余份,增进了与乡亲们情谊的同时,还结识了像关纯皓一样的90后青年人才,持续探索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密码。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