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的证书端端正正摆在了上海天谷研究院的会议室中,这一空缺了八年的奖项终有所属,花落天谷生物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课题。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谷研究院副院长、育种总监李明寿拿起这来之不易的奖状,深情凝视。他深知作为一家种子企业能获得如此高的奖项,是背后有无数“天谷人”在奋斗、在坚守、在努力。
苦熬不如苦干,23年只做一件事
“很多人跟我说你搞科学研究的,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事实上,我的经历是很特殊的。”1999年,李明寿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中专农校,“我们班有82个人,81个人是定向委培,读好书出去就是农业局、农机站等相关部门工作,就我一个糊涂蛋是自己感兴趣报的农学。”毕业后,李明寿先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做了两年科研辅助人员,当起了学徒。
最初入学时,虽然农村出身,家里就是种田的,但李明寿根本不知道稻长得什么样子、稻米怎么来。在研究水稻的过程中他才更加深入了解水稻,他有些感慨地说:“你知道吗?水稻开花很漂亮的。”由于水稻与水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困局,李明寿的导师罗利军探索出一条解决水稻发展与水资源消耗矛盾、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科学新途径——培育节水抗旱稻,这成了李明寿跟随导师研究节水抗旱稻的开始。
一心想要研发出品质更优、更节约水资源的新品种,李明寿很快发现光是在田里埋头苦做并不能出成绩。“我的知识水平不足以让我做成这件事,我还要向前辈学,前辈的知识都在文献资料里,我就是为了看文献、看懂英文的知识,才读了研究生。”
专科、本科、研究生,一路瞄准农学方向,2014年,李明寿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用了15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名中专生的蜕变。事实上,像李明寿这类不断提升自我学历的人,在行业内其实并不多见。虽然大多专科出身的学徒也会选择升学,但通常止步于大专本科。他说:“我觉得苦熬不如苦干,我23年就做节水抗旱稻育种这一件事,只要我坚定努力下去,这个世界一定为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
农田就是办公室,最盼正午烈阳时
从业23年,李明寿在研究院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小小的临时办公桌,并且几乎不用,他真正的战场是在稻田中。“我们一年四季都是跟田打交道的。”
谈及自己心爱的节水抗旱稻,李明寿立刻滔滔不绝,“它很省水,比普通水稻节约50%以上的淡水,减少农药化肥使用30%,甲烷排放量减少90%,助力实现碳中和。”
新品种培育成功了,但是从实验室踏上市场、走向稻田、走上餐桌中间还有很多环节,其中低成本批量生产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又让李明寿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去研究。“有些品种非常好,米质、产量、抗性样样都好,但是生产成本非常高,无法量产,实现产业化也是难度极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做杂交改良。我把全国几乎所有的跟它相关的、具有高异交特性的亲本全都找来,做了成千上万的杂交来改良这一性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亲本作为供体。”听上去简简单单的改良二字,事实上工作量巨大,改良周期十分漫长,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就这一项工作几乎投入了李明寿全部的精力。
基地的一片稻田中,插着上万个信息牌,每一个牌子背后都是海量的数据信息,为了找到实现量产的关键,李明寿需要逐株考察特性,选择最优的亲本进行杂交改良。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李明寿轻描淡写,“再难的事情只要找到科学的途径都很简单,最难的还是坚持、坚守和重复地做一件事。”
无穷无尽的重复性工作外,工作的时间要求也十分苛刻。“杂交工作一定要挑大中午太阳最热的时候,越热效果越好,一般从11点开始,下午2点结束,长期下来晒得跟包公一样黑。”李明寿笑着说,“我妈有时候问我,你干啥非要中午去?不能早点去干活,八九点不就能回来了吗。”他摇摇头,“没法解释,我们这行就是这样,我有时候盼着太阳大一点,散粉效果就能更好。”
一年半载在海南,水稻背后是中国历史
培育一个新品种的时间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如果在光温条件优越的海南,时间能缩短到5-8年,为此,往年11月到次年的4月,李明寿都是在海南度过。
中国农业人几乎都能与海南的南繁基地挂起钩,李明寿的海南情结更是能从他的18岁说起,“我第一次去海南赶上了春运,从杭州站到广州,再坐大巴一路颠簸到海南。”下车时,李明寿的脸都被车后的尾气熏黑了。
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在创新中
人民日报记者 王昊男 从夏奥场馆“鸟巢”到冬奥场馆“冰丝带”,这些充满中国智慧的奥运场...(19944)人阅读时间:2022-01-11李明寿:他将青春与汗水浇灌在稻田
“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的证书端端正正摆在了上海天谷研究院的会议室中,这一空缺了八...(14760)人阅读时间:2022-01-10封玉芳:做社区居民满意的“答卷人”
本报记者 吴 艺 通讯员 张顺宏 封玉芳是社区警务工作的新“老手”。 说她“新”,是因为2...(14576)人阅读时间:2022-01-10李羿:让更多公众参与滇池保护
云南日报记者 王琼梅 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秘书长李羿一直坚持一个理念,用自己的行动去...(14154)人阅读时间:2022-01-10点沙成土!力学家勇闯“无人之地”跨界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谷训 2021年底,58岁的力学家易志坚获得了一个新的荣誉——“2021最美科技工...(13565)人阅读时间: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