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宁夏】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来自宁夏脱贫乡村的调研(5)

时间:2021-10-21 17:23人气:来源: 光明日报

记者在他的果园看到:苹果的枝丫顺着钢管向上长,放眼看去,地里似乎插着一个个硕大的鸡毛掸子。这种技术,让果子充分受光,果形又大又漂亮。是驻村科技特派员传给了他这种“魔法”,并帮他完成了理念的转变。

村里有个“明白人”,胜似有个“活财神”。在“明白人”的带动下,村民们一个个全都“明白”了起来。如今,红河镇苹果种植面积已经翻番,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

红河镇,是宁夏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一个缩影。尽管财政并不富裕,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宁夏却舍得下本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1年,全区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4万余人;组织13.77万人次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初、高中毕业生在技工院校培训超过4个月的,政府补贴6000元……

这些措施,让一个个满脚泥土的农民,摇身变成了“吴忠厨子”“海原司机”“闽宁月嫂”……随着身份变化的,是他们光景的变化。

“这种投入,远没有修条路、盖个小区、建个工厂来得光鲜,但它对宁夏未来发展的影响,却更深远。”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级巡视员孙晓军坦言。

乡风文明提升——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富口袋”到“富脑袋”,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这几年,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但自治区文明办的乡风调查,却让人笑意未去忧从心起:封建迷信时有抬头,宗族势力干预村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酗酒屡禁不止……

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富脑袋”,宁夏从涵养文明乡风抓起。去年,脱贫攻坚激战犹酣,自治区就未雨绸缪作出决定: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尾年”,也是“移风易俗深化年”。

走进弘德村,但见“村规民约牌”竖在村头最醒目的地方:反对封建迷信、不搞宗派活动、反对家族主义、严禁乱倒垃圾……

“以前,一收到请柬,心里就咯噔一下——又接到罚款单了!”说到天价彩礼,弘德村支部书记任军仍心有余悸,“现在好了,村里有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谁再大操大办,就要上‘红黑榜’,被全村人笑话哩。”

乡里乡亲,最害怕被人笑话。在这些并无多少恶意的“笑话”里,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一点点消去,“婚事新办”“零彩礼”成为新时尚。

倡导文明乡风,有罚就得有赏。在红寺堡区,人人都爱逛“积分超市”:零彩礼积40分、房前屋后无污物积4分、参加村义务劳动积3分……

可别小看这些积分!有积分,就能评上“星级文明户”——这可光彩得很嘞!

除了这些,积分,还可换购一些生活物品。因为参加了村义务巡逻队,红寺堡区香园村的马彦花成了村里的“积分大户”,她很有心得:“刚开始积分,是冲着换些毛巾、洗衣液……可习惯形成了,毛病也就慢慢改了——你瞧!村子这么干净,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

要想“脑袋亮堂堂”,光靠“送文化”还不够,还要把文明因子深深植入人们心田。

在宁夏,“种文化”,难度可不小。有农民形容前几年的文化生活:“门口摆个凳子、桌上放个框子(电视机),逢集赶个场子。”

怎样培育乡土文化?宁夏坚持这样的原则:硬植入不如软融入,“送文化”不如“种文化”。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说得好:“精神境界的提升,民族文化的互融,家国情怀的滋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个浸润的过程。”

“种文化”离不开载体。宁夏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入——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自治区常抓不懈。

红寺堡区玉池村是个回汉杂居村。以前,村里读书的人不多,借本书比借钱还难。在政府帮助下,2018年,村里的“大知识分子”马慧娟成立了“泥土书香读书社”。

这可难坏了村里的婆姨们——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还能读书?可是几年下来,连基础最差的,也能读厚厚一本呢!

庄稼地里也能“长文化”,马慧娟一边劳动,一边用手机写作,先后出了六本书,被人们称为“拇指作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日宁夏,即使最偏远的乡村,也建起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