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探索乡村振兴下的“三农”金融服务创新

时间:2021-04-23 16:51人气:来源: 农村金融导刊

任常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许绍普 安徽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家尧 江苏丰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洪祥 安徽萧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四五”规划进入开局之年,背靠地缘优势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深入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三农”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那么,乡村振兴需要怎样的“三农”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服务创新,以创新的农金“活水”灌溉美丽乡村?


新时期的“三农”金融需求旺盛


农村金融导刊:新形势下,“三农”发生了哪些变化?


张洪祥: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全国进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农”金融需求资金量更大,对金融产品的适配性要求更高,对综合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李家尧:随着县域主导产业转型,企业向园区集中,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农”金融服务需要围绕“农民市民化、居住社区化、产业园区化”三条主线,推动特色化、专业化、智能化转变。“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的政策定位,也是农商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


农村金融导刊:针对这些变化,金融服务需求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


任常青:农村金融对“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时期的“三农”对农村金融的依赖将越来越大,今后的需求会依然旺盛。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需求者;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不能缺位;农村耕地保护、农业科技研发和种子工程等对金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对农村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许绍普:从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来看,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服务效率、服务产品已无法满足“三农”群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主动变革,加快金融创新,来适应客户需求。


农村金融机构转型面临机遇与挑战


农村金融导刊:新时代背景下,农商银行转型发展面临哪些机遇?有哪些优势?


李家尧:农商银行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深耕本土,在县域营业网点最多、业务规模最大、客户资源最广,全面履行地方法人机构的使命担当,能充分发挥链条短、速度快、政策灵活的决策优势,为企业经营、客户发展纾困解难,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在“不压贷、不抽贷、不惜贷”的基础上,能够采取移动办公、上门服务、限时办结等方式,做到“快受理、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实现随到随审随批,不断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商银行面临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任常青: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国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因此重点难点在“三农”,潜力后劲在“三农”,基础支撑也在“三农”。新时期“三农”工作依然极为重要,仍是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农村金融机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和重要构成部分。可以预见的是,“三农”金融服务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过去限制和阻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一些制度约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将逐步得以缓解。面对新的“三农”金融需求者,农村金融应该能够更好地克服金融供给障碍,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张洪祥:农商银行根植县域和农村,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依存度很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领域是无可替代的。农商银行姓“农”,这就是在“三农”金融服务中最大的优势。农商银行深耕县域和农村市场七十年,服务本乡本土是天然的“历史使命”,“人熟、地熟、情况熟”是与生俱来的优势。


农村金融导刊:农商银行面临哪些问题或挑战?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