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一三〇团十七连职工在麦田里操作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张西安 摄
“嗡嗡嗡……”一架植保无人机从低空掠过,淡白色的薄雾轻笼在麦田上,在阳光照射下时而发出五彩的光芒。
“20亩小麦,10多分钟就完成了植保,这要搁以前,得背上喷雾器忙上好几天。”5月28日,午时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在地头站了一个多小时,六师一〇一团四连种植户张有林已是汗流浃背,但他心里踏实又欢喜:全面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眼前的麦田苗壮秆粗,一片油绿,仿佛能听到麦苗拔节生长的声音。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5月下旬,一〇一团冬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这是决定麦穗籽粒多与少的关键时期。各连队适时掀起小麦田管高潮,农田里处处是职工们忙碌的身影。
“灌浆期水肥要跟上,还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防治……”这些天,四连“两委”成员们和技术人员奔波在一块块麦田里,指导和服务种植户加强田管。
肥料、农药、除草剂、调节剂在土壤里需要多年才能分解,应用微生物菌剂能加速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分解,并对粮食作物烂根、枯萎病起到抑制作用。今年,四连大力推广微生物菌剂,在小麦拔节期、灌浆期等重要生长节点加大应用力度,效果喜人。
“当前,连队冬小麦田管措施到位率为100%!”四连党支部委员会委员、连管会成员潘卫东说,再有一个多月,小麦就成熟了,全面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大家有信心夺高产,力争小麦单产达到700公斤。
“一亩玉米要施多少化肥?有个公式一算便知!”“玉米苗前和苗后除草,哪种效果更好?”清晨,六师奇台农场职工李严亮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通过“金奇台农场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学习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春播、夏管、秋收,农场在关键节点都会及时推送玉米管理技术和注意事项,农技专家长期在田间地头帮职工解决疑难问题。”奇台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飞说,用好科技夺高产,农场玉米亩产由以前的不足1000公斤提高到1200多公斤,种植户收入逐年提高。
作为兵团粮食主产区,奇台农场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投入力度,今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0.26万亩,全力夯实“粮仓”根基。
全面推广应用粮食种植新技术,奇台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期进行科研合作,玉米密植高产项目得到多方支持,两次刷新我国玉米高产纪录。
近年,北斗卫星导航、飞防无人机等新设备新技术被奇台农场广泛应用于粮食生产,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的普及,有力推进了精准施药、精准施肥、精准播种、智能采收,为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科技保障。
“由传统种植向智慧种植转型,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挥更大效能。”李飞说。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藏粮于技,端牢粮食“饭碗”
七师一三〇团十七连职工在麦田里操作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27216)人阅读时间:2022-06-01聚焦“精优特” 打好增值“大算盘”
三师五十四团西瓜育苗大棚内,职工在给西瓜苗浇水(资料图片)。李宇 摄 二师三十三团果农...(24964)人阅读时间:2022-05-30农家院里欢笑多
郁郁葱葱的樱桃树上缀满果实,枝繁叶茂的苹果树飘着清香时下的五师八十四团,一连一品结...(28288)人阅读时间:2022-05-30马荣华副师长在八团调研指导现代高效农
5月25日,一师党委常委、副师长马荣华、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袁劲松一行5人来到八团,组织转业...(25774)人阅读时间:2022-05-26七十六团全力打造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
昭苏讯(通讯员 马世君)近日,师市首批自主繁育的马铃薯脱毒种苗在七十六团落户。当日,笔者在...(25537)人阅读时间: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