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一辈子

时间:2022-04-25 12:47人气:来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19年3月5日,陈茂昌(后)在伊宁市军垦佳苑小区为居民义务理发(资料图片)。

四月的天山,雪岭云杉苍翠挺拔,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纳林果勒河静静流淌。四师七十四团钟槐哨所往北30米处的山坡上,撒着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组织部原调研员陈茂昌的骨灰。2022年1月3日,他融入了巍巍天山,永远为祖国“戍守”边防。

陈茂昌生在黄浦江畔,为何选择把骨灰撒在祖国西北的边境哨所旁?近日,记者来到四师可克达拉市,追寻他生前工作和生活的足迹。在陈茂昌家中,他的妻子给我们剪开封存好的4个纸箱,里面装着大大小小320本日记。细心阅读这些泛黄纸张上的文字,一个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陈茂昌向我们走来。

为什么他对边疆爱得这么深沉?

“兵团生活教会了我很多,老军垦的朴实无华、真诚善良使我受益终生。我早已把这里当成了故乡。”

——摘自陈茂昌2015年9月13日的日记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4年9月,19岁的陈茂昌满怀憧憬,从上海来到了位于伊犁河谷东部的四师七十一团。

“哪个连队最偏、最远、最艰苦,我就去哪里!”培训结束分配单位时,陈茂昌“吃苦”心切。

陈茂昌如愿被分到距七十一团团部40多公里的七连。由于冬季风大、雪大,干部职工戏谑地称这里是“呼啸山庄”。

他是连队的农业统计员,天不亮就下地忙碌,空余时间给连队的牛羊割草,白天黑夜拼命干,卷起裤腿、打着赤脚干,屋里的煤油灯常常亮到深夜两三点。

那时,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展现兵团屯垦戍边伟业的纪录片《军垦战歌》风靡全国。陈茂昌同天山南北的数十万军垦战士一样,干得热火朝天。

这个长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品尝着边疆生活的苦与甜。老军垦手把手教他干农活,邻居大哥无微不至关心他,哈萨克族牧工和他亲如兄弟,支边青年之间相互鼓励。他们的温暖,让陈茂昌渐渐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我想把家安在这里。”入疆6年后,他成了家。

干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1974年,陈茂昌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更加拼命地工作,连续四年荣立三等功,被树为七十一团的干部标兵。

党组织接纳了这个不懈努力的年轻人。1980年,陈茂昌入了党,成为一名成熟的军垦战士。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要扎根边疆一辈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少与他同时期来支边的人回到了上海。他的父母也一次又一次催他回去。

1986年,大哥陈茂春带着办好的工作调动手续,专程从上海来到七十一团。

一个普通人,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留疆尽忠,还是回乡尽孝?他的内心纠结挣扎。一边是已经迈入古稀之年的父母,如果不回去,以后还有机会在他们膝前尽孝吗?一边是他立志要待一辈子的边疆热土,入党申请时的誓言难道只是空喊口号吗?

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选择留下来。

面对父母在电话中的责备,陈茂昌哽咽着说:“都回上海,边疆谁来建设?请你们原谅我,让大哥先替我尽一份孝心吧!”

时光荏苒,当年满头青丝的陈茂昌已两鬓斑白。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他始终心怀愧疚。

“为父母养老送终后,我还会回来。”2005年退休回上海前,他暗暗下了决心。

陈茂昌时常给年过九旬的父亲讲述自己在新疆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父亲告诉他:“永远不要忘了养育你的边疆大地。”

为什么他不留恋上海的繁华却在边疆扎下了根?

“兵团养育了我,我离不开兵团。为建设边疆尽自己的一份力,是我认准的事。”

——摘自陈茂昌1986年5月13日的日记

2015年,父母相继过世。当陈茂昌提出要回新疆时,家人和朋友都极力劝他留下来。

生在浦江边,常饮伊犁水。屯垦戍边几十年,永远不忘父老情。陈茂昌谢绝了亲人的挽留,毅然回到了新疆。

“回来后,生活虽远不及在上海那么舒适便利,但我已经很知足了。组织把我从一个支边青年培养成党的干部,我不能忘记党的恩情,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陈茂昌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头老黄牛,上了年纪,没有选择歇息,却仍然奋力地拉着犁。陈茂昌在上海时,一有空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会了理发的技能。回到新疆后,他拖着装有理发和擦鞋工具的拉杆包,走街串巷学雷锋。

在伊宁市,陈茂昌经常到繁华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义务理发,开展民族团结宣讲,电动理发推子的嗡嗡声,和各族群众的欢笑声和谐共振。

四师有4个团场散布在昭苏草原,虽然距伊宁市较远,但陈茂昌每年都要转个遍。在医院给病人理发,天黑了就借住在医院。在学校给学生们讲课,晚上就住在空置的学生宿舍。

有人不屑:“不就是作秀嘛!”他却满心欢喜地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也有人质疑:“在伊宁这个地方,处级干部怎么说也是个‘官’,咋能低下身子给别人擦皮鞋呢?”他说:“服务他人是光荣的。”

陈茂昌认为,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退休后能做的事也就是这些。

种子落在哪里,就努力在哪里生根发芽。陈茂昌一直以来都把扎根边疆的情怀化作实际行动。

退休前,无论在连队,还是在团场机关,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不怕吃苦,干事认真,是他留给周围人最深刻的印象。

自1991年起,陈茂昌担任七十一团党委常委、副政委,责任更重了,干劲也更足了。“干啥,就一定要干好,干出点样子来!”陈茂昌给自己鼓劲。

到连队走访时,他总是骑着一辆吱呀作响的破旧自行车,背着军用水壶和帆布包,口袋里装着笔和本子,走到哪里、记到哪里。累了在路边歇一歇,饿了吃随身带的榨菜、馕饼。

碰到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他就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们当生活费;分管老干部工作,有老干部生病住院无人照顾,他就跑前跑后端水送药;指挥抗洪救灾,他不顾危险站在冰冷的泥浆里……

七十一团三连原党支部书记费长江感慨地说:“有一年夏天,他挂钩指导我们连队,天蒙蒙亮,就骑着自行车来宿舍喊我一起下地,天天如此!”

1998年,四师党委授予陈茂昌“艰苦奋斗、勤政为民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全师获此荣誉的干部就他一人。

那时候的他,身患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同事和家人都劝他好好休息一阵,陈茂昌却若无其事:“生命有限,活着干,死了算!”

与陈茂昌共事过的人都说,他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不少人把他的那股认真劲称为“陈茂昌作风”。

他就像胡杨一样,扎下了根,执着生长。

为什么他在生命的尽头仍想着为边疆奉献所有?

2019年12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陈茂昌作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74岁的陈茂昌心潮澎湃、彻夜未眠。

“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就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今后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能报答党的恩情。”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了陈茂昌无穷的力量。

夕阳似火,生命如歌。从北京回来后,陈茂昌迫切地给自己定了“任务”:到建党100周年时,为10位出行困难的老人上门理发,宣讲红色故事100场,义务理发1000人次,交特殊党费1万元。他称之为“十百千万”志愿服务计划。

“他像疯了一样!”陈茂昌的妻子回忆。

怀揣着“十百千万”志愿服务计划,陈茂昌拖着拉杆包,活跃在四师各团场、伊宁市的大街小巷、建筑工地、医院、敬老院……

陈茂昌日记的字里行间涌动着暖意:“我在军垦路十字路口理发,一个小姑娘恳切地问我,能去医院给她住院的爷爷理发吗?我跟着她来到医院,给瘫痪在床的老人理了发。”“春节期间,考虑到大家要走亲戚拜年,皮鞋要亮一些,我就从大年初二开始,在社区门口给路人擦皮鞋。”……

正当他满怀信心推进“十百千万”志愿服务计划的时候,病魔却悄然来临,2020年3月,陈茂昌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他到上海接受治疗,医生告诉他,生命只剩一年的时间。家人再三劝他:“留下来安心养病,不要再回新疆了。”

可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后定下的“十百千万”志愿服务计划。小车不倒只管推。病情稳定后,陈茂昌再一次回到新疆这片他深爱的热土。

好友王谷青去看望他,他正在给别人理发。看着陈茂昌瘦弱的身子,王谷青潸然泪下。“疼得厉害,给大家理发,还能缓解缓解。”陈茂昌说。

他那时的日记,字迹变得十分潦草,有些已经难以辨识。日记里的文字,像冲锋的战士一样,对着病魔高声呐喊:“只要还活着,我就要去干,直到干不动为止!”

2021年3月,沉甸甸的“十百千万”志愿服务计划提前完成。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病魔无情地折磨着他。11月中旬,他住进了医院。

“我觉得自己还有一点力气,想给医护人员讲讲兵团精神。”仅靠注射营养针剂维持生命的陈茂昌仍想着燃尽最后一丝光和热。

12月14日下午,陈茂昌吃完止痛药,坐着轮椅出现在了医院会议室的讲台上。51分钟的时间里,他的声音近乎嘶哑,台下所有人热泪盈眶。

他不是钢筋铁骨,他只是一个强忍着病痛的76岁老人。51分钟,短暂而又漫长。

老黄牛再也没有拉犁的力气了。

2021年12月27日,陈茂昌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按照他的遗愿,眼角膜捐献给了红十字会,骨灰撒在了钟槐哨所旁,“继续”他的戍边事业。

“我能力有限,尽力做点有利于人民的事,那么无论在什么时候倒下了,也心甘情愿。”他的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

“陈茂昌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一辈子,他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他倾尽全力为边疆奉献了全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谢跃红说,“对贤者最好的致敬,就是创造新的工作业绩。陈茂昌的故事,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人们的心田,鼓舞我们在边疆扎根奉献。”

文/邵文杰 马军权 赵建明 李惠

图/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