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新疆库车:水墨乡村织锦绣

时间:2024-03-07 10:36人气: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眼前的新疆库车市哈尼喀塔木乡巴扎村映入眼帘的皆是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初春的阳光照映在错落有致的瓦片上,整个村庄更显精致,宛如一幅宁静自然的江南水墨画。

  近年来,村“两委”和库车锦润农业发展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打造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新风上下功夫,带领村民走上一条产业强、村庄美、文化兴的乡村振兴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巴扎村位于乡中心,区位优势显著,而商业街人流量大,发展个体经营前景广阔。村“两委”和工作队积极争取700万元资金扩建商铺200余间,鼓励村民经营餐饮、服饰、美容美发等零售、服务类商铺;引导周边16家打馕铺入驻商业街中心,成功打造馕产业孵化基地;带动200余名村民创业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自从把打馕店搬到基地后,每天能售卖四五百个,我们新推出的辣皮子馕和牛奶馕特别受欢迎,附近的村民都来买,收入提升了至少三倍。”村民斯地克·艾则孜笑得合不拢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村“两委”和工作队争取专项资金15万元,购买水泥、砖块、涂料等建材,打造13个游园式村组巷道;为百户民居统一设计徽派风格的门廊,为村民营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工作队邀请后盾单位有绘画、设计等专长的干部职工到村在民居外墙绘制乡村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精美墙绘,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人在南疆,身却宛如到了江南。在这样漂亮的村里住着,同学们都羡慕我呢。”返乡大学生木克热木·叶比拉兴奋地说道。

  “面子”有了,“里子”也得充实起来。村“两委”和工作队组织党员干部成立环境美化小分队,帮助村民规整房前屋后闲置土地200余亩,发展白杏、苹果、西梅等庭院经济,形成“观光+采摘”的庭院经济体模式。如今,家家户户住着徽派小楼,俨然一座充满山水灵气的塞外“疆南”小镇。

  “我家房前屋后的地里种了核桃树和万寿菊,院子里种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蔬菜,不仅环境美了,还能增加一些收入呢。”对于村里的发展变化,村民阿卜杜克尤木·奥布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村“两委”和工作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百姓大碗茶”茶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5处主题不同、风格鲜明的文化宣传阵地,拓宽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活动场所。

  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村“两委”和工作队组织村级文化能人,招募爱好声乐、有舞蹈功底的村民成立了文艺小分队,通过“文艺+宣讲”方式,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把好的文艺作品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文艺活动30余场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将继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周边乡镇及市内游客到我们这个‘疆南’小镇来打卡,让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周春峰信心满满地说。(徐秀芳 远航 睢鑫鑫)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新闻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