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新疆塔城市的乡村,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宽阔交错的道路通达四方,乡村产业进展如火如荼……绘就了村庄美、农业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诉说着村民富、产业兴的和美乡村新故事。
2023年,塔城市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之机,砥砺奋进,久久为功,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起势、持续突破,乡村感召力、凝聚力显著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端稳饭碗 把握粮食主动权
塔城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大型收割机正在进行收割作业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塔城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5.64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32.8万亩,同比增长4.24%,粮食总产量107.2万吨,同比增长6.63%,单产创历史新高,超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同时,完成打瓜、籽用葫芦等特色经济作物20.44万亩。
农业技术研讨会现场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9月,自治区玉米单产提升技术研讨会在塔城市顺利召开。塔城市积极探索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使玉米单产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塔城玉米种植模式”,实现五个“百分百”,即:无膜化种植100%、良种覆盖率100%、全程机械化100%、水肥一体化100%、秸秆综合利用率100%。这一模式也成功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专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专家的认证下,塔城市10万亩集中连片玉米机械直收籽粒平均每亩地单产1117.4公斤,创造了目前为止我国首个10万亩集中连片玉米机械收获“吨粮田”,突破全国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最高纪录。
为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塔城市委、市政府及早部署,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严格履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始终将“三农”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配齐配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市乡党委书记抓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帮助基层把问题找准、把思路厘清、把措施落细,全方位服务各族群众。
产业兴旺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振兴。塔城市依托农牧业资源,综合考虑风向、位置、水源、保护区、周边群众等因素,布局产业“一盘棋”,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聚集区、现代畜牧养殖集聚区、循环经济示范集聚区、装备制造集聚区“一心四园”发展布局,引进涉及农副产品加工、光伏+旅游、新型建材生产加工等一批项目,初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经济发展格局。
俯瞰塔城市畜牧养殖区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塔城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6家,地区级12家,市级10家,培育产值超过5000万元龙头企业11家,并组织16家企业、合作社参加疆内外和援疆省市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13场次,现场销售农产品金额100万元以上,企业(合作社)意向合作签约金额达2.41亿元。2023年,塔城市不断优化完善项目库,共储备项目203个,涉及资金8.5726亿元,投入中央、自治区衔接资金7299万元,实施项目3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8个。
今年,塔城市荣获国际旅游联合会中国区主办的第二届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名县”称号,在2023新疆·塔城第三届手风琴文化艺术节期间,成功举办“琴动塔城·美丽乡村”自驾游活动。截至目前,塔城市累计接待乡村游游客59.5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35%;实现乡村游收入8434.98万元,同比增长107.96%。
游客在塔城市体验采摘乐趣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塔城市统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策优势、地方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驻村干部深入基层服务优势、党员先锋示范带头优势,培育发展优势明显的乡村产业和产品;探索“企地合力”的新路子,健全完善“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利用党组织领办、合办、委托经营等方式,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形成企业和农民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
分红现场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塔城市防返贫监测帮扶成效显著。
培训会现场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10月30日,塔城地区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信息动态管理和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第二轮集中排查工作动员培训会在塔城市召开。来自塔城地区七个县市200余名乡村振兴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培训是方式,致富才是目的。今年以来,塔城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以业安人、以业稳人、以业增收”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委党校、远程教育等平台,培养一批有新思想、新技术的农业致富“带头人”,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雁”;因地制宜种植草莓、葡萄、韭菜、芹菜等经济果蔬,持续挖掘设施农业潜力,坚持“以水定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原则,积极培育发展优势明显的乡村产业和产品,打造发展庭院种植、养殖、林果业等特色庭院1584户,户均增收2000元。
乡村振兴 人民安居乐业
塔城市结合实际,按照“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发展类、保留基本功能类”四类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分类,并制定《2023年塔城市乡村建设行动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市、乡、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八里村街景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户户不同景,院院好风光。走进塔城市各乡村,平坦整洁的道路、功能齐全的健身设施,乡村道路两旁绿化率达90%以上,舒适的人居环境让村民的闲暇生活变得更加惬意,与三五好友相聚篮球场、在公园唠家常、在农家乐里享美食,在这里体验平凡中最简单的幸福。
塔城市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共建共享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加快“和美”与“民富”的有机融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和美乡村建设内涵。
乡村道路上的公交车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塔城市打造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喀拉哈巴克乡上喀拉哈巴克村、二工镇八里村),扎实推动厕所革命,完成新建户厕398座、整改937座;新建及改造电力线路70.54千米,增换变压器30台,总投资4856万元;建设农村道路345.28公里,实现乡镇、建制村100%通路、通客车;2023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99.09%,较去年增长0.1%。荣获水利部“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荣誉称号;落实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区1万亩,指导服务农户6329户,发放施肥建议卡5898份。
美丽乡村街景 (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夯实“三农”压舱石,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2023年,塔城市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紧盯新时代新征程塔城市“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为新疆建设农业强区贡献塔城市力量,让油画展现在现实中天蓝地绿水清的塔城市。(塔城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央广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见证·2023塔城市——乡村振兴篇
行走在新疆塔城市的乡村,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宽阔交错的道路通达...(37595)人阅读时间:2024-01-02凝巾帼之力 为基层治理“赋能添翼”
巾帼挺起半边天,奋发踔厉赋新篇。为持续凝聚巾帼力量,不断激发村级德治引擎力。近日,...(43485)人阅读时间:2023-12-29守护童真“温暖”护苗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坚决拒绝购买、阅读、使用和传播盗版制品,积极培养绿色阅读和文...(47776)人阅读时间:2023-12-29防赌反诈宣传进农村 助力乡村振兴
为有效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进一步加大防赌反诈宣传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49088)人阅读时间:2023-12-29明年“三农”工作,这几个“点”要把握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5日电(记者管建涛、孙晓宇)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48211)人阅读时间: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