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并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会议精神,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已被视为衡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由县城所承载的县域范围,正在发挥力促城乡融合“桥头堡”的重要空间载体作用,成为力促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的主阵地。因此,激活县城城乡融合发展动能,是撬动乡村发展潜力,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
补齐短板利好全面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消除乡村治理能力和建设水平上的短板,是提升我国乡村发展水平,尤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短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补短板势在必行。
就城乡发展差异而言,尽管我国正在极力消除城乡二元制发展困局,但依旧面临着认知和发展基础的偏差,亟须找准发力点,发挥支点撬动作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提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之后,随即被认为是破除我国城乡二元制发展困局的关键举措。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进步一提出“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明确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城乡融合发展,乃至实现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的一体化推进,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是补齐建设和发展短板的必然之举。”周宏春认为,近年来,乡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正不断提速,让城乡融合发展条件日渐具备;加之多年来农村群众收入增长快于城市,但底子薄、基础差的现象依然存在,也让加速布局城乡融合发展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
此次会议提出“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或许可被视为破局补齐乡村发展短板的有效手段之一。一直以来,乡村治理环节被视为影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阻碍。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补齐短板是破除阻碍的有效手段,其中,通过县城治理能力提升向下兼容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正在成为重要方式。
“通过县城治理能力提升,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更有助于推动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彭刚认为,对于乡村治理而言,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和参与度,也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
创新县域城乡融合探索高质量发展
县城,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县域经济中心,2024年将围绕县域系统性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加力部署。实际上,这也为紧抓城乡经济要素变化,推动城乡协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正待通过系列创新举措实现破题。
“抛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有思维,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新一轮乡村建设要站在县域体系框架下优化村庄布局。”彭刚认为,这也将带来包括乡村人居环境和统筹提升县域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多维度的实际利好。
比如,通过在公共服务、市政设施、生活便利性等方面建设水平提升,对于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在彭刚看来,这将让县域范围真正发挥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重要节点的作用。县域综合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既能承载外出务工返乡群体的就业、安居需求,又能承载县域乡村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的功能。
而要实现这样的阶段性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势在必行。会议也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显然这已经为创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埋下了重要伏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唯有创新机制才能破局城乡二元结构,继而通过一体化布局谋划,推动城乡融合,真正实现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顺畅地流动。
在汪浩看来,根据“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所传递出的深层含义,需要认清乡村不仅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还兼具巨大的生态、产业、人文价值空间,这背后共同构成了对硬件实力和软件提升的需求,比如,对县城基建工程投资和符合时代需要的公共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此外,周宏春也提醒,县城的发展也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绿色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要求更注重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县城也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经济时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③丨县域城乡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并强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56716)人阅读时间:2023-12-27春风化雨润人心 凝聚发展正能量——甘
2023年以来,在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会宁公路段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落...(62178)人阅读时间:2023-12-26岁月映初心 薪火永相传——甘肃会宁公
为进一步体现对退休职工的敬意和关怀,切实增强退休职工的荣誉感、仪式感和归属感,营造...(62080)人阅读时间:2023-12-26缅怀伟人——走进《新疆永鹏红色记忆收
2023年12月24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来临之际,新疆红色文化学会一行人走进新疆永鹏...(23564)人阅读时间:2023-12-25融通、融合、融入 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农村...(57909)人阅读时间: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