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时间:2023-12-28 09:03人气:来源: 四川日报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青川县七佛乡盘窑村茶叶基地。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俯瞰泸州市纳溪区梅岭村万亩茶园。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茶园。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峨眉山茶园。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的茶园节水灌溉项目建成投用后,当地茶产量和产值均呈现增长势头。

川茶昂首向前 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争鸣村茶山路网。

岁末时节,四川数百万亩茶园正在酝酿明年春天新一季萌芽。

12月15日,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川茶集团科技园,国家级茶产业电商直播基地正式揭牌。作为四川最早上市的春茶之一,2024年宜宾早茶预售信息全网同步发布。

2023年,川茶成绩喜人: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590万亩左右,实现综合产值1200亿元。这是川茶年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大关,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昂扬姿态。

高标准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精深加工不断突破、“川茶出川”跑出“加速度”……2023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川茶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高标准基地建设持续推进

12月底,乐山市夹江县吴场镇三管村,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碧绿。三管村是夹江县最大的出口茶备案基地,几个月前刚结束今年夏秋茶的采摘。推进标准化种植、机采夏秋茶、产品供应海外市场,三管村早在几年前就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建成“亿元村”的背后,是三管村对茶叶基地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不懈努力。

业内人士认为,川茶一度面临面积广但种植散、茶农多但规模化经营少的困境,将小规模、分散种植的茶园建设成为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良种化、数字化、宜机化的高标准茶叶基地,是实现现代化经营、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步。

如今的三管村,成片的标准化茶园随处可见,规模化茶园已经成型,带动全县茶产业发展,夹江茶产业基地建设更具规模,茶叶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出口茶备案基地10万亩,2022年夹江县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居全省第一。

在四川,这样的茶叶基地正在成倍增长。

今年以来,四川以川西南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川红工夫红茶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部(省)级项目为抓手,加强与院士团队以及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广机采、机耕、机防等技术,全面应用“两个替代”绿色生产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技术。同时,在适宜区推行水肥一体化设施,大力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良种化、数字化、宜机化建设。

一片片高标准茶园快速成型。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524.49万亩,比上年增加11.06万亩;全省改造低产低效茶园面积达170万亩、机采茶园面积达276.37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461.5万亩。

一批批示范基地加速成势。今年,自贡市荣县、绵阳市平武县茶叶基地入选全省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创建名单,峨眉山市双福镇、崇州市街子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达州市大竹县团坝镇、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雅安市荥经县新添镇、巴中市南江县云顶镇、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和甘孜州九龙县魁多镇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茶叶精深加工不断突破

临近岁末,四川一大批农业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凤凰湖村,纳溪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茶叶加工厂)加快进行装饰装修、设备安装,计划年底前投入运营。园区投入运营后,年加工能力将达5000吨,有效解决当地茶叶种植、加工、销售问题,进一步提升纳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茶叶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纳溪茶叶交易市场规模。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四川日报 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