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四川广元剑阁: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齐驱并进

时间:2023-09-20 17:12人气:来源: 新农村客户端

九月的四川广元,秋高气爽。一到周末,位于剑阁县的翠云廊风景区便人流如织,周边公路车流量大。剑阁县国省道公路养护段段长郝剑峰和同事,已经连续好几个星期奋战在一线,周末也没有休息。

四川广元剑阁: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齐驱并进

游客漫步翠云廊景区   

四川广元剑阁: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齐驱并进

广元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公路

翠云廊,是古代连通关中和蜀地的古蜀道——金牛古道中的一段,因近万株行道古柏组成绿色长廊而得名。近段时间来,翠云廊游客剧增,剑阁县国省道公路养护段养路工人的工作也增加了不少。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从古蜀道到现代交通,苍翠的翠云廊见证了什么样的故事?这些年来,以翠云廊为核心的大交通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日,记者前往当地一探究竟。

把保护放在首位     国道两次改线让路古蜀道

进入翠云廊景区,县道078线是主要通道。汽车沿路而行,路旁高大的古柏间,洒下阳光点点,似金光闪烁。步行于景区间,路边古柏苍翠,郁郁葱葱,犹如置身天然氧吧。“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名不虚传。

奇骏蜀道美景,离不开有意识的保护。“我们脚下的这个风景道,原本是国道108线。”剑阁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培国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国道两次让路古蜀道”的故事。

国道108线是剑阁县的交通命脉,原来的线路穿越了翠云廊核心景点,路旁有多棵古柏。剑阁县是北上出川的重要之地,过境的货车多,大型货车错车时靠近路侧,古柏被车辆挂枝的情况时有发生。2009年,国道108线翠云廊改线项目正式实施,把古柏封闭起来予以保护,国道线则往外平移了300余米,从景区内移到了景区外。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国道108线车辆逐年增多,翠云廊旁,车辆拥堵情况时有发生。2012年,国道108线剑阁县境下寺至普安段公路新改建工程开工建设,改线后的国道绕过了古蜀道保护区,进一步减少了车辆过境。

两次改道,促进了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同生共长,也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之翼。第一次改道后,原来的国道108线留在了景区内,成为游客到翠云廊的旅游道路,其中约6公里的路段划入翠云廊景区内部道路,路面铺上石块,巧妙地融入翠云廊的景色中。第二次改道后,新的线路缩短了14.9公里,从剑阁老县城到新县城,经新路而过通行更快,拥堵状况大为缓解,原本的国道则成为游客到剑门关、翠云廊的风景道,地方交通运输局又沿线增建了综合服务区、节点服务设施、安防设施等,景区道路通行条件大为改善,游客到景区的路畅通了许多。

建设等级更高、通行速度更快的高速公路,在经过翠云廊时,也把“保护”放在了首位。

作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网中“成都至广元至陕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的京昆高速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备受关注,它的建成将大大缓解北上出川大通道绵广高速的交通压力。

该项目穿越了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压力巨大。翻开规划图可以看到,这条全长约120公里的公路,桥隧比高达62%。“这可以减少对生态敏感区域的环境影响。”广绵公司董事长董胜勇介绍,项目在设计阶段,就遵循“避让优先”的原则,对实在无法避让的路段,则采取修建桥隧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东垭村隧道、杨家山隧道、普安互通……都是因此而诞生的。建设中,还通过打造绿色生态混凝土拌和站、隧道“零开挖”进洞施工、施工设备“油转电”等,尽可能把对保护区的影响降到最小。

当前,广元市境内有京昆高速汉中至广元(四川境)、广元至绵阳扩容工程,绵苍巴高速广元段在建,还有S17南江经苍溪至三台高速、S19青川经剑阁至阆中高速在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项目涉及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米仓山大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弥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多个环境敏感区,项目推进面临着较大的生态压力。“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畅达。”广元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韩顺东表示。

养护必不可少  “护树就是护路”深入人心

沿着通往景区的旅游道路而行,52岁的胡应刚正在捡拾路边的垃圾。作为剑阁县国省道养护段的一名养路工人,他在这条公路上已经干了32年。

护路的工作有些繁杂,捡拾白色垃圾、清理路边沟渠、清除杂草……近段时间来,翠云廊走红网络,游客剧增,胡应刚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无论多忙,每天巡路、护路,关注、养护路旁的古柏,是必不可少的。“护树是我们护路工作的一部分。”他自豪地说,郁郁葱葱的翠云长廊也有护路人的一份功劳。

记者了解到,翠云廊古柏之所以能够完整保存下来,与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剑阁县沿袭古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古蜀道和古树的文件和制度,党的十八大以后,每任县长离任时都要对古柏进行清点、移交。老百姓以护路爱树为己任,修桥补路、栽桑植柏被视为一种美德。古柏不仅能“表道”,它们发达的根系扎根地下,也起到了防止雨水冲刷路基、保护道路的作用,因此,“护树就是护路”这个朴素的道理传承至今。

“2009年,冰雪灾害严重,古柏积雪严重,有的被压断了枝,我们发现后马上通知古柏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亏得处理及时,没对古柏造成大的影响。”尽管已过去10余年,郝剑峰对这件事仍记忆犹新。

多年以来,剑阁县交通运输部门和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形成了联动机制,养路人员发现行道树的古柏受损,会第一时间通知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一旦有大风大雨、冰雪灾害、雷击等天气,可能会对古柏造成危害、损坏等,养护人员也会主动巡路、看树。此外,每年冬季,养路人员还会给路旁古柏进行一次刷白,以预防冻害、防治病虫害。

在翠云廊景区内,一段由原国省道改成的内部道路上,柳沟养护站养护工人王大金耐心地清理着路两旁行道树下的杂叶。“这段路已经是内部路,算农村公路,但养护还是交给我们来做。”郝剑峰介绍,养护段一般对国省道进行养护,比如,汛期来临前,会做好沿线桥梁涵洞的疏浚、路旁沟渠的清理,避免积水对行道树、公路造成损坏,“景区内部道路仍然交由专业的养护段来做,目的只有一个:护好树、护好路!”

不断拓展新业态    交旅深度融合,让路成为旅游资源

“这里的每一株古柏,都保留着岁月的痕迹,是文化的遗存和历史的记录……”9月15日,广元市“古蜀道徒步游”活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徒步爱好者徒步古蜀道,对话翠云廊。

这次“古蜀道徒步游”活动推出了3条线路,均属于翠云廊范围。当地还设计制作了《古蜀道徒步游手册》,包含古蜀道徒步线路指引以及沿线吃、住、行、游、购、娱等详细信息,增添古蜀道徒步游的趣味性和体验感。

古蜀道,正在从文化遗产成为吸引大众参与的旅游品牌。

让路成为旅游资源,近年来,翠云廊所在的剑阁县多有尝试。以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了“村村通”的农村公路为例,当地综合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实施剑金公路绿色通道等绿化美化工程,“彩化”400余公里农村公路,成功打造“一条公路、两侧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群落景观。这些美景,为这次的“古蜀道徒步游”活动添彩。比如,在徒步过程中,游客可以在任意出入口便捷乘坐“村村通”公交车。交旅深度融合,与四川交通大发展有关。曾经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已成历史,如今的四川,公路总里程、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里程均居全国第一位,“铁公水空”齐头并进,建成进出川大通道逾40条。这次的“古蜀道徒步游”,参与者就可以从剑门关高铁站、汽车站直达3条徒步游线路起点。

路网不断加密,新业态也不断拓展。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与统计处副处长刘俤介绍,围绕交旅深度融合,我省正加快推进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旅游交通环线建设,推动打造“景道互联”“客源互送”“快进慢游”“自然和谐”的旅游交通网络,探索一条低碳环保、绿色生态,交通基础设施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

“大蜀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上了日程。古蜀道多指北连秦陇、南接巴蜀的古代陆路交通廊道,翠云廊所在的金牛道只是其中之一,还有米仓道、荔枝道和阴平道等,涉及广元、巴中、南充等地。记者了解到,交通运输厅拟对古蜀道交通网络进行系统研究,摸清古蜀道交通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和遗迹遗存保护利用现状,更好地推进大蜀道“交旅融合”发展;研究构建大蜀道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四川北向、东向出川大通道,建设门户型交通枢纽和集疏运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经济联动。( 冯振  吴妍妍)

供稿单位:广元市交通局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新农村客户端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