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四川境内黄河干流仅174公里,年产水量却占黄河流域年径流量的8.9%

时间:2023-03-23 12:27人气:来源: 四川日报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步开启,今年活动主题是“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黄河保护法也将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河之省”四川,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保护母亲河,四川怎样作为?

“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分时节,广袤的若尔盖大草原上,风光绮丽,景色如画。这里被誉为“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黄河在四川的西北角“一闪而过”,在四川境内的流域面积仅为1.87万平方公里;相比黄河5464公里总长度,四川境内黄河干流仅174公里。在沿黄河9省区中,四川似乎“不起眼”。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3.92亿立方米,占出川断面水资源量的31.1%,其中枯水期占比为34.8%、汛期占比为30.9%。四川对整个黄河流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川年产水量占到黄河流域年径流量的8.9%。省内黄河流域内地势起伏和缓,河谷宽浅,水草丰茂,草甸丛生,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之一。“这也让四川成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上述负责人表示。

打造源头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

“川西北生态系统的健康,关乎整个黄河流域。”水利厅原总工程师梁军介绍,四川境内的黄河流域处于“中华水塔”核心区,“但想要保护好这个‘水塔’,并不容易。”

根据此前多部门联合“会诊”,四川黄河流域存在一些“病症”:生态脆弱,局部草原、湿地功能退化。此外,人类生产活动加剧,对流域生态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近年来四川以打造源头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为目标,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持续改善。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面,四川积极实施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保护和恢复退化湿地6400公顷,有效遏制了局部区域湿地退化势头。

黄河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预计将于今年汛后实现主体工程开工,建成后将有效保护沿岸草场在设计洪水标准下不受洪水冲刷坍塌流失,保护沿岸乡村道路不受洪水冲刷坍塌中断。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管住人是关键。四川持续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手段,及时精准发现并严格查处生产建设活动违法违规行为,严控人为水土流失。(笔者 邵明亮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四川日报 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