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9人气:加载中...
挂面生产制作 闫景 摄
青梨喜获丰收 闫景 摄
线上直播销售
采摘苹果
传统老黑酱产业
养蚕致富
吴堡青梨示范园 记者 马腾 摄
近年来,吴堡县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质特色产业,多措并举推动吴堡青梨、手工空心挂面、蚕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通过集中打造一批辐射带动强、经济效益好的村集体经济产业,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群众稳定增收,持续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甜了青梨富了民
9月21日,在宋家川街道达连坡村千亩青梨基地里,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吴堡青梨采摘比赛,村民在劳动竞赛中一同享受丰收的喜悦。
在阳光的照耀下,青梨园硕大的青梨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来自达连坡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分为两组展开青梨采摘比拼,在规定时间内,以采摘重量、大小、含糖量为标准分出胜负。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大家迅速进入状态,将一颗颗个头适中、色泽鲜亮的青梨摘下入筐,现场气氛十分热闹。经过激烈角逐,评委评选出了获胜团队。“参加这个活动很开心,今年我们村的青梨丰收了,青梨长得又大又甜,希望村里的青梨产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达连坡村村民梁区扣满脸喜悦地说。
2021年以来,达连坡村按照“山地建园、集中连片、高点起步、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吴堡青梨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管理模式,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目前,该村青梨栽植面积达1400多亩,其中挂果600多亩,今年青梨产量约30万斤,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0多万元。“再过两年,基地里挂果的600多亩青梨就进入盛果期,届时青梨亩产将达到4000斤,年收入增加2000多万元,村民的腰包将越来越鼓,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达连坡村青梨基地负责人张启明介绍。
作为吴堡青梨的发源地之一,李家河村同样将青梨产业作为一项强村富民产业,立足村情实际,围绕打造千亩青梨园目标,实施高标准宽幅梯田改造,进一步扩大青梨种植面积,并通过引进苏陕协作果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青梨栽植和后期管护,持续壮大发展青梨产业。同时,按照“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户从土地收益、劳务收入、分红收入三方面获得收益,形成产业有保障、农户有收益的发展格局。目前,全村已栽植吴堡青梨1430亩,去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
吴堡青梨是吴堡古老的地方名优水果品种,至今已有千余年种植历史。近年来,吴堡县立足地域实际,出台青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并按照“建基地、强链条、树精品、育人才”的思路,全力打造青梨这一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同时,为了全面促进青梨产业发展,该县积极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青梨产业,并通过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堡青梨试验示范站,加强与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合作,提升青梨种植水平。今年,全县新栽吴堡青梨2000多亩,全县栽植总规模超过1万亩,盛果期青梨亩均收益达3万多元,青梨产业正在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产业链发展青梨,培育优质苗木,创建标准果园,推行立体配套,普及管理技术,不断培育壮大吴堡青梨特色产业,使其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吴堡县果桑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贾建强说。
空心挂面走上“实心路”
近日,走进吴堡县空心挂面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厂房提升改造、空心挂面设备研发试制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目前,已完成2套挂面生产设备安装,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正式投产。
作为吴堡县空心挂面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一环,空心挂面产业园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6848万元,总用地面积3.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3栋厂房及1栋综合服务楼。目前,产业园已招商引资3家挂面及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共开设44条生产线,投运后预计挂面年产量达1.2万吨,年产值1.68亿元,带动就业300余人。
为加快挂面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吴堡县按照“123456”思路,谋划建设吴堡县空心挂面全产业链项目。具体为围绕全国空心挂面第一县“1”个目标,坚持空心挂面产业、预制面调料产业“2”轮驱动,打造吴堡空心挂面产业园、岔上镇非遗手工挂面产业文化园、张家山镇手工空心挂面产业示范基地“3”大载体,搭建秦创原·空心挂面产业研究中心、秦创原·空心挂面检验检测服务中心、空心挂面产业交易中心、空心挂面技艺培训中心“4”大中心,做好统一原料、统一工艺、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5”个统一,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市场主体引培、标准体系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专业人才引培“6”项工程,全力推动挂面产业提质增效。
同时,该县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契机,着力构建农产品上行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们吴堡”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自创品牌“双轮驱动”的挂面体系,制定《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品加工标准》,全力打造“品牌+标准化+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推动挂面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让手工“空心”挂面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心”产业。
目前,全县手工挂面稳定在7000吨以上,年产值可达1亿元。力争到2025年,挂面总产能达到2.3万吨,总产值突破2.5亿元。
“小蚕桑”撬动大产业
10月28日,在第31届杨凌农高会的吴堡展台上,各类蚕桑产品引得客商和游客纷纷驻足。“吴堡光照条件好,蚕丝韧性大,加工的天然蚕丝被舒适透气、冬暖夏凉,很受欢迎。”前来参展的吴堡县武荣蚕桑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弓建利说,现在随着吴堡蚕桑名气越来越大,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吴堡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栽桑养蚕就已成为群众利用春秋两季农闲时节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吴堡县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农户积极性。目前,全县共有桑园2.3万亩,年产优质蚕茧200余吨。今年,全县春季发放蚕种540张,预计可为蚕农带来收入270余万元。
为充分挖掘蚕桑产业潜力,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吴堡县对栽桑、养蚕、产品加工等生产环节制定了严格标准,同时不断扩大规模,积极谋划蚕桑产业链条延伸。
作为吴堡蚕桑产业的龙头企业,吴堡县武荣蚕桑开发有限公司和部分蚕丝综合加工合作社一起生产开发优质蚕丝被和蚕丝保健枕等,这些产品不仅销往省内各地,也带动了整个产业从初级养殖逐渐向深度加工拓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吴堡蚕桑在全国的知名度上了一个台阶。有了品牌效应后,吴堡的蚕茧供不应求,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开发更多产品,争取为吴堡蚕桑发展带好头。”该公司企业主管张武荣说。
与此同时,吴堡县还积极改造现有桑园、新建标准化桑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农企进行蚕桑产业深度开发,让蚕桑产业更好地发挥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加码”,蚕桑产业正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推动蚕桑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乡村振兴铺就‘新丝路’。”吴堡县果桑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白兰清说。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责任编辑:刘威成
来源: 榆林日报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榆林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