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结题鉴定

时间:2022-06-14 17:45人气:来源: 本站

6月11日上午,由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积明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举行结题鉴定会。本次结题鉴定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结题鉴定

 

会议现场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湖北省社科规划办批准,鉴定会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担任,鉴定会专家组成员包括: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首届“荆楚社科名家”冯天瑜,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南生,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行龙,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国信,重庆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李禹阶,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正贞。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及湖北省社科规划办负责人,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祝欣,党委宣传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负责人,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参加鉴定会。

祝欣代表湖北大学对与会嘉宾、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湖北大学和中国史学科建设与发展概况。他表示,汉冶萍公司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浓缩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历程,其档案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价值巨大、意义丰富。课题组完成了6个系列的档案文献搜集和整理,总计2700万字,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35篇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

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2700万字的课题成果倾注了课题组的心血与智慧,彰显了首席专家周积明和子课题负责人郭莹等人的学术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项目成果规模宏大、学术价值高、社会反响好,成效突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工业史、企业史、社会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周积明从立项背景、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学术贡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郭莹汇报了汉冶萍档案搜集与整理相关情况。

专家组成员考察了项目成果,就有关事宜质询了课题组,并依次发表意见。魏明孔代表专家组宣读鉴定意见。专家组认为,课题组超额完成原定1000万字的资料搜集整理预期任务,系统地搜集整理新发现(发掘)从未出版过的汉冶萍档案文献2700万字,完成6项具有开拓或填补空白意义的新成果,是近20年汉冶萍档案资料整理的重大突破。成果完成质量高、难度巨大、价值重要,极大拓展了近代工业档案资料库,对于深化汉冶萍公司研究以及近代工业史研究乃至近代经济史研究必将产生重要影响。课题组在整理汉冶萍公司档案的基础上对汉冶萍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不仅提出新的学说与理论,而且在汉冶萍公司管治史、劳动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有开拓性研究,对汉冶萍公司的历史道路以及中国近代工业体制、中国近代工业转型提出新的认识,达到非常高的水准。

项目进行过程中,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档案搜集整理工作,其中50多位以汉冶萍为学位论文选题,成为汉冶萍研究的生力军。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项优秀的结项成果,并将这一鉴定意见上报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

据悉,“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于2014年11月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2016年正式启动,201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滚动资助。课题组成员来自湖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

自立项以来,课题组足迹遍布国内外数十个档案馆,克服档案调阅、文字识读等各种困难,完成6个系列档案文献搜集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完成专著《汉冶萍公司的蜕变与新生》,在《光明日报》《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5篇,完成以汉冶萍研究为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7篇、硕士学位论文40篇。(雷平)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本站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