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李志顺说烹饪技艺与传承 吕佩义

时间:2023-11-02 17:26人气:来源: 顶端新闻

       李志顺是我的同乡,用老家话说还有老亲戚。我与志顺认识有30来年,他1964年2月出生,我大他二岁。志顺是长垣烹饪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国宝级”大师、原钓鱼台国宾馆首任总厨师长候瑞轩先生。他现任河南餐饮业协会副秘书长,河南名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河南酒店业商会常务理事,烹饪技术部部长,“厨师之乡”长垣市烹饪协会副会长。

       作为中国第一个“厨师之乡”,长垣自古就有尚厨之风,烹饪文化、烹饪技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厨师众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长垣素有“刀勺声里多名家,色香味形皆入化”的美誉,不仅名厨大师辈出,更有名菜名店荟萃,中国烹饪大师李志顺和百年老店“二合馆”就诞生于此。

       出生于名厨世家的李志顺,15岁起学徒,从事烹饪40余年,获奖无数,精湛的烹饪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叹服。作为国宝级大师侯瑞轩的关门弟子,他弘扬师门技艺,将国宴菜搬到中原餐桌。

李志顺说烹饪技艺与传承 吕佩义

       说起烹饪技艺、饮食文化与传承、他胸有成竹,滔滔不绝。

       他认为,没有文化的厨师,很难做好传承。而这个文化,是指厨师行业的文化,并坚持行业背后的文化信仰。

       他说,做为一个厨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行业有崇敬感,对所用原料与工作场所,怀有敬畏心。很多人埋怨厨师这个行业辛苦,但做什么不辛苦呢?只有打心底喜欢厨师这个角色,才能做出好的菜品。

       其次,要坚守行业法则与行业规矩。拒绝浪费,不滥用添加剂,为客人提供安全、天然、营养、健康的食物。

       他认为,辞海里关于“厨师”的定义是擅长烹调并以此为业的人。但我对厨师的定义有一个新的认识:以烹饪为终身事业,在行业中有所建树,提供给客人的食物是安全、天然、营养、健康的,使人食用以后能滋补身体的人,叫厨师。

李志顺说烹饪技艺与传承 吕佩义

       他认为,厨师可分为三种,大家至少得成为其中的一种。

       第一个是技艺型,要科学规范合理地完成烹饪技术。以规范原料配伍出滋味,以合理使用火候出美味,以调和之道出佳肴。你烹饪技术很好,别人吃了还想吃,吃了口齿留香。

       第二个是技术管理型,既会技术又会管理,能管理好一个厨房几百号人,做好厨房工作。

       第三个是专业型,能够说明白烹饪技艺,能够传承文化,这个是需要多发扬的。

       他说,自己的师傅,国宝级大师侯瑞轩就是我的榜样。他老人家把厨业当事业,拿菜当命做。不作官,一生事厨,是终身不退休的钓鱼台国宾馆厨师长。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历史长河上来看,历朝历代包括近代,我们都不缺烹饪大师,厨师行业的榜样也很多。不管是发展还是创新,我们只有走进传统,传承下来我们的优良传统,看清历史,才能更好地去开拓未来。

        他认为,厨师的技术是基础,是看家本领,由技术上升艺术,是传承坚守不断精进的结果,由艺到道方能身行合一,做工才能如有神助。

       现在很多人都在变着花样“创新”,东拼西凑做出一道菜。但我认为,真正的创新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你做出来的菜见所未见,为所未为,是独一无二的;第二个是你做出来的菜改变了行业的潮流,甚至引起了行业的振动,这才叫创新。

       烹饪行业的创新,要求有四新:新的烹调方法,新的餐具,新的搭配,新的营养。

       烹饪行业的传承不是死守,是突破提升和拓展创新,创新要有根基,不能断根嫁接。

        他说,厨师的创新不是变花样,而是你坚持做,不断地完善,做出你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你自己的东西,这才叫创新。在坚守中寻求创新和突破,爆发核心力,通过技术产生你的核动力。

李志顺说烹饪技艺与传承 吕佩义

       他说,目前厨艺的传承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堂传承。

       我们“二合馆”一个是家族传承,还有坚持学徒制。老二合馆在厨乡长垣,创立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1999年在郑州重新树起二合馆招牌,旨在复兴老字号,传承国宴菜、经典豫菜。

       他说,河南菜(豫菜)的特点在北宋初期就很明显了,一般总结为五句话:五味调和,质味适中,选料精细,刀工精湛,擅于制汤。烹饪技艺更为讲究,其烹饪制作大纲以盐定味,以汤提鲜,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制作工艺很繁杂也很难做。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海口市酒类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顶端新闻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