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深入调研汉源县农业用水和农田水利设施现状,7月5日至7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蓝色水足迹前往汉源县永利彝族乡竹坪村,以“‘蓄’势待发,‘益’心助农”为主题进行当地蓄水池调研活动,基于专业知识和调研结果,进行待修蓄水池的选址分析,并在竹坪村第五组组长万刚的带领下,通过入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用水村况和已修蓄水池现状,以实践之泉灌溉汉源农田,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农田心语,耕者心声
“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下雨和山上的泉水,我们用蓄水池收集起来,再由管子引到农田里面,我们平时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全是‘靠天吃饭’,冬天极其的冷的时候管道里面还会冻住。”万刚对当地农业灌溉用水村况较熟悉,他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竹坪村用水现状。
万刚,一名土生土长的汉源县人,作为竹坪村第五组组长,他深知农田水利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每隔一段时间,他会亲自走访竹坪村的每一个角落,仔细聆听村民的反馈和需求。从他口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前的用水状况及农田水利设施存在很大的问题,村里传统的灌溉方式无法满足高效用水的需求,缺乏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导致水资源浪费和用水效率低下,并且缺乏对蓄水池的有效管理和投入,导致设施老化和损坏。面对问题,万刚早已采取行动,为村民解决实际困扰,在他与政府共同努力下,为竹坪村新修建了3口蓄水池,并新增了6.2公里配套管网,初步缓解了当地农业生产用水需要。
图为团队成员向竹坪村村民了解蓄水池等农田水利设施情况
在万刚的带领下,团队沿着村庄进行入户调查,成员与村民一起走进农田,近距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询问他们对于农田灌溉的需求和问题。采访中,一位农民阐述了他的困扰:“我们现在只能依靠天水灌溉,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位村民则表达了对蓄水池的期待:“如果能够修建一个大型的蓄水池,解决我们农田的用水问题,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团队成员认真倾听,记录下了每一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入户调查范围涉及近500名群众,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余份,这些采访资料将成为制定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的重要参考,帮助万刚及其团队更好地改善农田用水状况,并提升蓄水池的管理和效能。
水池调研,助力农田
竹坪村为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下辖的行政村,海拔在1500-3000米,农作物以花椒和玉米为主,曾是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乡村之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汉源县政府以“小农水”项目为契机,不断发展当地蓄水输水设施,现如今生活用水问题已得到有效缓解,但农田灌溉用水任然存在很大问题。
为深入了解当地农田灌溉用水和蓄水池使用现状,团队成员于7月10日前往竹坪村蓄水池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观察了竹坪村各组已有的蓄水池,在进行拍照及点位标记后,成员通过GPS工具箱及现场观察详细记录了蓄水池的海拔、经纬度、类型及周边环境等信息,并利用卷尺等测量仪器测量了水位和蓄水池尺寸等参数,最后对水池的规模、蓄水能力、渗漏状况等进行了有效评估,除此之外,团队成员通过询问的水池周围住户,了解了当地水池的建设情况和管理维护情况,据一位花椒养殖户表示,“早在几年前政府帮助我们修建了统一的蓄水池,用水短缺问题得以缓解,但水池经常堆积垃圾,水质现在也是越来越差了”,竹坪村的蓄水池由于缺少统一的维护以及定期的清理,超过一半的农田灌溉蓄水池以及荒废不用。在实地考察中,团队成员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将其纳入了调研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万刚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调研了一处待修蓄水池的选址地,记录选址地的地理方位、周边农作物以及土壤类型等信息,调研结束后成员利用ArcGis软件制作了当地的坡度图及河网图等图,从地形、灌溉区域及流域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选址分析,保障了待修蓄水池的可行性与效益性。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并记录蓄水池相关信息
通过此次蓄水池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竹坪村的农田灌溉及蓄水池现状。据调查结果显示,竹坪村目前的蓄水池多为五年前政府统一修建的,属于“国土资源、土地整理”类的农田水利设施,蓄水池容量较大,通过布设管网将水引入农田,但水位普遍很低,并且池内外存在垃圾堆积、水质污染等问题,超过一半的蓄水池以及无法使用,无法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并且当地的灌溉方式大部分为传统漫灌,输水管道铺设较为繁杂,灌溉效率低下。团队成员在完成调研后将结果反馈给永利彝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认可:“我们会认真参考调研结果,落实水利工作建设与改善。”
池水除杂,生态焕然
水利兴旺,造福一方。实地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针对当地蓄水池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改善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任务中,团队成员着重关注蓄水池的清理工作,“我们意识到当地蓄水池存在水路堵塞、垃圾堆积、设备老化等问题,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要秉持‘上善若水,知行合一’的院训,为当地蓄水池的改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队长表示。
7月14日,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清风,团队成员带上了铁锹、扫帚、长杆等工具再次深入田间,开始了蓄水池的清理工作。首先,团队成员仔细查看了地图和实践调研的记录,确定了需要清理的设施的具体位置和数量,接着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清理工作。“农田添净水,水池拂清波”,小组成员使用扫帚清扫蓄水池的周围,清除杂草、枯萎的树叶和其他垃圾,并使用长杆上的网篮,将水中漂浮的杂草、树枝和其他垃圾捞出来。整个清理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终成功地清理了20余口蓄水池,确保了水道畅通和蓄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图为团队成员清理竹坪村圆形蓄水池水面漂浮物及堆积物
清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清除泥沙和垃圾,更重要的是为农田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灌溉资源。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福音,有效地改善了当地水利设施现状,为农业灌溉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展现了团结合作、奋发向前的团队精神。团队成员表示,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他们了解到了目前汉源县农田水利的现状,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专业知识以及具体行动来改善当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行动,一定能够为当地水利设施的改善做出贡献。
农田水利春风起,乡村振兴迈前行,这次实践不仅深入的调研了竹坪村蓄水池现状,改良了当地设施垃圾堆积、水质污染等问题,同时也为农田提供了良好的灌溉用水条件。团队成员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收获颇丰,他们深刻认识到水对农田生产的关键作用,也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因水问题带来的困扰和挑战,他们认为,优化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率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使农田得到有效的灌溉,将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水从一个简单的物质转变为生命的奔流,蓄水池成为滋润土地的泉源,团队成员用心投入、汇聚智慧,为乡村农田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未来,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水资源管理与农田水利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汉源县农村用水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康艺洋)
图为蓝色水足迹社会实践团队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人民政府前合影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胜仕文化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蓄”势待发:川农学子聚焦汉源县蓄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深入调研汉源县农业用水和农田水利设施现状,7月...(42023)人阅读时间:2023-08-28聚势谋远启新程,第九届健康中国医药连
8月24日,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举办之际,由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指导,甘...(43516)人阅读时间:2023-08-25仙游山地梯田首次试种节水抗旱稻与直播
8月22日,仙游县北部山区梯田节水抗旱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直播再生稻绿色高产高...(54991)人阅读时间:2023-08-25七大园区+三个一亩 “茂县有李”带动农
8月的岷江河谷,瓜果飘香,又是一个丰收季。 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走进全国最大的羌族聚...(53044)人阅读时间:2023-08-22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甘肃供销“陇供优
8月17日,在甘肃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指导下,由甘肃省供销集团主办的甘肃供销陇供优选农产...(64634)人阅读时间: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