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绘就亮丽的乡村语言景观

时间:2022-11-27 18:29人气: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进安、何海菊(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宁德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语言景观作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村规民约景观日益增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各具特色、标语海报异彩纷呈……乡村语言景观产品与类型日益丰富和多样。语言景观正以其形象生动的感观效果、方位多样的空间优势和灵活机动的使用方式,悄然影响着乡村振兴中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形态与模式、广度与深度,也大大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品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发挥语言文化在创新设计产品包装、宣传广告、景观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语言景观与乡村振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乡村面貌的改善与文明的进步,自然会促进语言景观的内容呈现与之相适应、相和谐;语言景观的宣传与引导,也会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与进步。

  那么,什么是语言景观?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学科交叉性较强的新的热点领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语言景观通常被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公共标牌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还有学者将其内涵扩大,如将标签、宣传册、邮票、车票、车身广告、涂鸦等也界定为语言景观。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具有广义色彩的概念。乡村振兴中的“乡村”二字决定了语言景观的语域和语用范围,即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广大农村或者以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及其环境。因此,乡村振兴语域下的语言景观,可以特指乡村语境中,以标识或宣传为目的的一切语言形式(含文字、符号、造型和图画等)。只有基于“乡村”的语域内涵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乡村语言景观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语言景观自然具有语言本身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即传递信息和交际。近年来,随着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文字的服务功能。2021年11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就增强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建设问题,提出要“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从这一点看,语言景观还应有服务功能。此外,语言景观还有教育和象征功能。语言景观提供的信息,可以映射乡村振兴成果的外在文化风标,象征乡村振兴的文化特点和文明水平。

  就服务乡村振兴而言,语言景观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标识导引功能。乡村的地名路牌、特色名物和乡土习俗等风貌的介绍与展示,都亟需科学、完善的语言景观体系来实现信息的呈现和传递;乡村的资源介绍、旅游开发与人员流动也离不开语言景观的信息导引服务。这不仅体现了语言景观传递信息和社会交际的功能,而且体现了其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导引功能。二是宣传教育功能。乡村的移风易俗与环境改善,需要健康、文明和规范的语言景观来引领和教育。一些耳熟能详的标语,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等,通俗易懂,押韵自然,富有感染力,就具有很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三是文化引领功能。语言景观是一种语言文化要素,是人们接触乡村的第一个文化感观,是乡村文明与进步的文化呈现。语言景观还可以通过视觉信息反映乡风文明的建设成效,展现乡村文化形象与底蕴。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中的传统建筑群、纪念物和文化遗址等,大多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景观来呈现与外化,展示其历史、文化和价值。比如,被誉为“万里茶路”起点的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以及名副其实的“石头民俗村”河北省井陉县于家村等。

  当然,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些乡村的语言景观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乡村的环境美观与文化品位。如一些乡村的语言景观缺乏规划致其无序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些乡村的横幅悬挂、标语张贴、告示牌设置过多而且混乱,以及“狗皮膏药”式小广告到处张贴等问题上,影响了乡村的环境品质。一些乡村的语言景观表达不规范,有的出现错别字,有的刻意生造字词,有的不入时,与时代语言特征不相称,违反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还有一些乡村的语言景观设置缺乏安全意识,架设不牢固,或者没有考虑到地方性自然灾害可能损坏语言景观装置,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对于这些不和谐现象,相关部门必须站在有利于乡村振兴的高度加以解决,加强科学规划、专项督导和规范教育,长期坚持,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生态。

  综上,语言景观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是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更是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语言景观要坚持以系统标识、全面塑造和谐融通的乡村语言生态为基本任务,以延续农耕文化血脉和发展特色产业为主要抓手,以弘扬乡土风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目标,精准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如何绘就亮丽的乡村语言景观,使其更好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基层干部的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而且需要语言工作者的融入推进与主动担当,使语言景观全过程、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7日 05版)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光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上一篇:打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空间

网站首页

下一篇:没有了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