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经科学》封面。浙江大学供图
焦虑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心情。当焦虑发生时,我们的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晓明团队近日在《自然-神经科学》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首次从行为表型的角度出发,阐明焦虑情绪介导不同行为表型的精细神经环路机制和特异神经分子基础,为从症状学角度揭示焦虑障碍的发生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
研究人员解析了中缝背核(DRN)不同特性的五羟色胺(5-HT)神经元对基底杏仁核(BA)锥体神经元(Pyr)和小清蛋白(PV)阳性中间神经元的差异性投射,及其不同的5-HT受体信号传递,并揭示其在焦虑的空间回避行为和社交回避行为中的作用,阐明了焦虑状态下不同行为表型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
杏仁核是大脑内部的灰质核团,能有效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在BA存在两群主要的神经元——Pyr和PV阳性中间神经元。5-HT是一种调制型神经递质,在调控情绪和社交行为中起到关键作用;DRN是大脑中5-HT神经元聚集的脑区之一。
李晓明介绍,团队综合应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神经递质荧光探针(GRAB5-HT)、神经环路追踪、特异神经元标记、光遗传、膜片钳等技术。经鉴定发现,从DRN到BA存在两条电生理特性、活动特性和转录特性不同的5-HT通路,它们在焦虑相关的空间回避和社交回避行为中扮演了不同角色。
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博士生余小丹介绍,团队通过调节环境亮度诱发小鼠急性焦虑,检测到BA中的5-HT水平在焦虑状态下降低。他们发现,焦虑信息能够激活DRN的5-HT神经元到BA-PV的投射通路,而这个通路的激活能够间接抑制BA中5-HT的释放,进而诱发空间回避和社交回避行为。而这两种回避行为则是由不同5-HT受体介导的。其中,空间回避行为由5-HT1A受体介导,而社交回避行为由5-HT1B受体介导。(记者崔雪芹)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科学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研究揭示焦虑为何导致“社恐”
《自然-神经科学》封面。 浙江大学供图 焦虑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心情。当焦虑发生时,...(22833)人阅读时间:2022-12-11用好乡村特色资源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又要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利益共享才能实现...(36775)人阅读时间:2022-12-09支持西部地区培育新兴产业
作者:张再杰 不久前,宁夏宣布建设西部数谷,意在高质量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此举是我国西...(32314)人阅读时间:2022-12-08弘扬赓续丝路精神
作者:葛莉(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24242)人阅读时间:2022-12-08准确把握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本
作者:郑文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随着人类对互联网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互...(23869)人阅读时间: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