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庞大鹏:区域国别学的系统研究和理论研究

时间:2023-06-28 17:35人气: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庞大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2022年9月,最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在交叉学科门类中设置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身份认同:区域国别学的平台意义

  区域国别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平台意义。对于从事区域国别问题研究的学者来说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身份认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八个研究所为例,此前只有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有明确的学科导向: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其他区域国别研究所的学科均为自身研究方向的“加总求和”,比如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优势学科是“俄罗斯学”,由俄罗斯政治、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外交和俄罗斯历史四个研究方向共同组成,四个方向各有核心议题,而且与其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自动结界”,相对封闭。其实,从严格的学科意义来说,“俄罗斯学”称为“俄罗斯问题研究”更为合适。

  现在,区域国别学的设置让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除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其他七个区域国别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欧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当然,即使有了这个共同的身份认同,目前区域国别学依然还是学理性不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基本假定、专有概念、理论范畴、重大议题、边界范围、检验方法这六个构成学科的基本要素众说纷纭,没有形成广泛共识。

  即使学科要件还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建设,但这种身份认同至少具有如下意义。其一,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天然属性得到承认。其二,尽管各研究所研究对象不同,但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具有共通性,这就为多学科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其三,有利于从“三大体系”建设的高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区域国别学建设需要站在大历史观、大战略观的高度,加强研究规划的制定,为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塑造力和感召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撑。

  系统研究:区域国别学的看家本领

  系统研究,指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是一对矛盾。如果只有历史研究,没有现实研究,或者只有现实研究,没有历史研究,那么系统研究就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就谈不上系统。区域国别研究此前一直强调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的统一,区域国别的研究者也都把成为区域通或者国别通视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可以说,关于具体区域和国别的系统研究是区域国别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看家本领。

  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对于系统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设置及一般研究路径也是系统研究的题中之义。目前,区域国别学尚未就二级学科的设置达成共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部的研究所设置,区域国别学可以按照世界区域和重要国别设置二级学科,即欧亚方向、欧洲方向、西亚非洲方向、拉美方向、亚太方向、北美方向,并加强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重要国别研究。

  在二级学科方向设置基础上,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力求构建区域国别学建设的一般路径。可以从区域观认知的演变、地缘与文明概念下的区域内涵、世界政治中的区域构成等三个视角切入,研究区域国别政治(国家构建、国家认同、制度观念)、区域国别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经济机制)、区域国别文化(历史传承、文化认同、文明多样性)、区域国别外交(区域关系、双边关系、外部联系)、区域国别安全(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安全与发展)、区域国别合作(时代环境、一体化构建、合作制度)、区域国别治理(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地区治理)。

  在各区域研究的基础上,区域国别学的系统研究必然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探索将“两史一路一文明”作为区域国别学系统研究的核心路径。

  “两史”,即区域国别史和全球通史。这是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底色,也是研究基础。比如,研究俄罗斯就需要掌握俄国史、苏联史、中俄关系史等区域国别的历史,也需要研究全球通史中的俄罗斯。俄罗斯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一直是世界历史和世界政治的一部分。通过各个历史时期世界政治的发展轨迹和俄罗斯同期发展主题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

  “一路”,即发展道路。各国从各自的实际国情和历史文化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道路问题涉及各国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融入当代世界等重大战略问题。

  “一文明”,即区域国别的地域独特性及文明。既包括研究国家本体以及本国和本区域的共同心理特征,即国民性。更要研究国家本体背后依托的文明。世界是一个整体,单就层次结构而言,可以简单划分为国家-区域-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在一定区域之内,各个区域构成整个世界。国家和区域既具有地理特点和地缘属性,也具有文化内涵和文明特征,因此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区域国别研究强调的地域独特性本质上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对立统一。

  理论研究:区域国别学的制约瓶颈

  区域国别研究时至今日依然有一大痼疾,突出的问题是研究的理论性不够。在这个问题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只重视搜集材料,忽视理论,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其研究成果往往停留在就事论事、材料堆砌的水平上。另一种倾向是忽视大量搜集和占有丰富的资料,往往从概念或想当然出发,食洋不化,空洞议论。从概念到概念,大而不当。这两种倾向的共同点是将理论和实际隔离起来。区域国别学这两个理论研究困境的解决,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聚焦三个理论研究方向。

  一是对国家行为根源的研究。比如,俄罗斯何以为俄罗斯?什么是俄罗斯?从俄国历史如何看历史上的俄国?这也是区域国别研究特别看重的国家特性问题,找寻区域国别学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同时,仅仅停留在特殊性是不够的,从特殊经验中发现一般知识也是区域国别学的目标。比如,通过研究国家行为根源进而探寻国家兴衰根源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飞跃。

  二是中长历史时段的经验总结。这里的中长历史时段指的是社会时间而不是地理时间,并且有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般认为的时间划分点。比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转型与发展即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是对中层理论的改造与推进。区域国别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不断挑战现有的中层理论,因此在运用现有的中层理论对区域国别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应当根据实际改造理论,新增加一个维度或者改变一个维度,提出新的分析框架,从而推进理论,以求抓住事物的整体、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运用理论-改造理论-推进理论-提出理论,这可能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理论发展路径。

  综上所述,未来区域国别学在把握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应继续加强“两史一路一文明”的系统研究,并聚焦国家行为根源研究、中长历史时段经验总结和中层理论的改造和创新。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理论频道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