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非遗绘出新画卷

时间:2023-09-25 10:24人气:来源: 中国文化报

   中国文化报驻内蒙古记者 王 慧

  巍巍阴山下、滔滔黄河边,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当地以“党建+民族文化创作”形式,传承和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构建人才网络,将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构建链接,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画卷。

  “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孟根梢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民族服饰自治区级传承人,她受邀在乌拉特前旗新桥培训学校教室里,为来自各苏木镇的5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讲授非遗课程。她说:“作为传承人,我们有责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传播好,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依托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加大对传统手工技艺振兴项目的考察、收集、挖掘、整理力度,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集聚各类人才200余名,致力于将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组织动员群众以传承、开发传统民族手工技艺为突破口,以民生项目建设带动就业创业,同时还通过开展各类民族工艺培训班、民族团结活动等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乡村振兴。

  乌拉特前旗注重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影响力,并积极培育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铺就民俗文化发展之路。当地先后挂牌成立“传统手工艺创业基地”,并为玉石产业基地、绿冠辣酱厂、河套制香厂发放特色文旅产品研发基地牌匾。截至目前,乌拉特前旗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旗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02名,创建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区级非遗振兴项目和非遗就业工坊1个、巴彦淖尔市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和传习所9个、旗级传习所和非遗创研基地49个,文化软实力、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乌拉特前旗依托乌梁素海丰富的天然芦苇资源,鼓励支持民族手工产业融合发展,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生产完成一系列精美的芦苇画、草编、蒙古包制作等创新文旅产品,图案淳朴逼真、野趣十足。

  作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2022年,连军强荣获“河套英才”乡村振兴个人荣誉。经过7年多的艰苦打磨,他摸索出了剪毛、堆毛等技法,其芦苇画作品精巧细腻,色彩清新高雅,呈现出三维的立体空间质感,使芦苇画变成了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作品。

  “这幅《大美乌梁素海疣鼻天鹅之乡》作品融合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手工艺,把剪纸、剪毛、烙画、烫画等传统技艺融入作品中,让传统的芦苇画变得更加漂亮、更有浮雕立体感,能完美展示乌梁素海之美、疣鼻天鹅之美。”连军强说。目前,乌拉特前旗已注册“河套明珠”“连运”两个商标品牌,打造了内蒙古唯一的专业芦苇画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当地积极培育人才,发挥人才优势,让非遗不仅走进千家万户,还搭建干事创业新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目前,乌拉特前旗已成功申报爬山调、乌拉特民歌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芦苇画、乌拉特服饰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1项,剪纸、乌拉特刺绣、草编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33项,并创新性地将部分传统手工技艺项目融合在一起,成立了“乌拉特前旗手工艺创作创新工作室联盟”,搭建了手工艺人互助合作、成果共享的平台,让传统文化优势不断显现。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文化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