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节水中国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走进宁夏

时间:2022-08-25 18:24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576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是全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省区之一。

为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宁夏坚持“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形成了总量控制、指标到县、用途管控的“硬约束”体系。在农业方面,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安装灌溉用水数字化管控设备及应用信息化系统、实施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等“一揽子”措施,力争到2025年,实现农业耗水量控制在27.76亿立方米以内,取水量控制在49.47亿立方米以内的目标。

调结构、重实效,节约用水与增产高效并重

8月18日,在属于贺兰县现代化生态灌区的立岗镇幸福村,村民石建军流转了3200亩种植玉米、蔬菜、大豆、小麦。“去年我还种植了水稻,但因为水稻的亩用水定额是1000方,所以调整了种植结构,以亩用水定额270方的玉米、290方的小麦以及高效益的蔬菜为主。”石建军告诉笔者,调整后的作物均属于既高效又节水的作物,省水省肥省工,收益也不差。以亩均用水定额600方的蔬菜作物菜心为例:菜心生育期短,以前没有采用喷灌技术的时候一茬菜心亩均用水超过300方。采用喷灌技术以后,用水多次少量,一茬菜心用水在200方,一年种植菜心可节水300方。

立岗镇的现代化生态灌区面积12万亩,包括9000亩水稻、1.5万亩小麦、4万多亩玉米、2万多亩玉米套种的大豆、蔬菜及瓜类近2万亩,其中采用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万亩,占灌区总面积1/3。“立岗镇农业用水指标是8800万方,预计今年可节水2000万方。”立岗镇水利站站长谢建平说。

同样,宁夏红寺堡灌区节水从渠系增效、田间配套上“入手”。灌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完善支、斗、农渠设施,砼板衬砌率达到100%,提高了渠系输配水效率。通过激光平田整地、小畦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实现节水与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双赢。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处长王瑞斌介绍,灌区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膜下滴灌等节灌技术,压减玉米等高耗水农作物,发展葡萄、枸杞、黄花菜等等高效节水灌溉特色农业34.37万亩,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宁夏坚持“以水定地”,严控灌区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压减水稻20余万亩、供港蔬菜1万亩,腾出水资源近2亿立方米,保障枸杞、酿酒葡萄、奶牛、肉牛滩羊等特色产业发展用水。同时,宁夏实施高效节水农业“三个百万亩”工程,截至2021年,全区高效节水灌溉累计达到487万亩,占灌溉总面积46%。

上设备、细操作,信息化助力水资源利用更精准

在调整种植业结构、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宁夏水利部门融合测控一体化技术、水联网数字技术,在青铜峡市等15个县区推进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引黄灌区累计配套安装自动化量测水设备3835台套,近40%的干渠直开口实现测控一体化,打造云灌区130万亩,加速灌区管理由人工向远程智能转变。

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全村407户、1104人,耕地面积1.07万亩,草原9.36万亩,靠农牧业为生。“以前大水漫灌时,玉米亩均用水超过500方。水权确权以后亩均用水定额210方,只能满足6000余亩玉米的灌溉需求,3600多亩处于没有水‘喝’的状态。”马儿庄村支部书记关尚锋说。

盐池县水务局农村水利工作站站长王永智告诉笔者,盐池县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光能丰富,日照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280毫米,蒸发量高达2100毫米。而盐池县人均水资源量424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亩均水资源量156立方米,不到全区平均值的1/3。

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2017年,马儿庄村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节水灌溉改造,2018年正式运行。2019年,争取到盐池县马儿庄片区控制及计量设施试点工程,对项目区进行全自动化控制改造,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42座,在3个片区安装了900多个电磁阀,配套建成1.07万亩田间自动化控制系统。2020年,马儿庄节水灌溉区作为水协会社会化综合服务改革试点,在全区推广学习。

关尚锋告诉笔者,马儿庄灌区已经成为集自动化监控体系、先进高效的水利信息化体系、科学完备的水管理保障体系等功能特点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灌区。灌区实现了“四省一增一调”,即省工,由原来一家一户的田间管理580余人减少到现在的11人全程管理;省水,灌溉用水由原来的每亩500立方米,降到215立方米;省肥,由原来的每亩160斤降到102斤;省地,由大水漫灌时的6000亩到现在的1.07万亩全覆盖;增收,由原来的玉米亩产1200斤增加到1400斤以上,亩均增加收入200元以上;调结构,由种植玉米发展到青贮、黄花特色产业。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