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赣中粮仓”新时代高质量聚粮之策(3)

时间:2021-10-24 14:34人气:来源: 中国农网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归根结底离不开人力支撑与智力保障,高水平现代农业人才是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民是粮食种植的主体力量,人才兴粮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人来种地的问题。同样的种子和耕地,由于种地者素质不同,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和产品品质也差异巨大,保障粮食安全说到底,关键在人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不少乡村的青壮年农民大都外出务工,即使没有外出的也已经流向了城镇从事其他工作,留在乡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大,文化低,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粮食生产经营管理粗放,难以提高粮食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在坚持农村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的同时,须要积极加快培育构建新型的高素质粮食生产经营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我市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既是农民身边实实在在的致富“领头羊”,也是一批实实在在的“田秀才”、“土专家”、“企业家”。他们在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方面,社会的认可度高,直接影响农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显示出了较强的生命力。但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个突出难题就是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大多数是回乡创业、就近创业的本地人,其文化知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适应市场化规模化经营管理的需求。他们最大的一个愿望是要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者的培训教育力度,提升整体素质,强化人才支撑。全市上下要顺应这种期盼,坚持长期、定期的开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开展农业通识、生产技术、电子商务、经营管理、产品营销、政策法规等课程培训,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素质。鼓励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依托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农技推广示范基地、科技人员工作站等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提供科技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产业发展扶持、帮扶带动奖励、金融保险支持、社会保障兜底等多种措施,为培育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引领、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种粮增收致富。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职业农民,就要使种粮者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原来意义的农民。他们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将先进的理念带到田间地头,是引领农户发展的“领头雁”。要通过广辟渠道、搭建平台、政策激励、引育结合,鼓励更多有志青年留在农村,支持年轻干部、科技人才、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城市居民到农村创业,构建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群。注重引导那些居住在城市,但户口又在农村的新生代回乡务农。这些新生代既有农村的传统根基,又有城市的现代生活习惯,他们回乡种田将会给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以加快改变粮食种植的落后现状,推动粮食生产向新的高度发展。三是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适度竞争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课堂培训、线上培训、田间培训、基地实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打造一支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鼓励支持更多的返乡中青年农民、大中专毕业生主动参与到培训之中,弥补粮食生产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同时,根据当地粮食生产的需求,通过提供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方式,委托高等院校培养一批粮食生产专业技能和管理人才,与这些学生签订就业协议,让他们毕业后回家乡服务粮食生产,使他们真正成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

五、加快粮食生产规模化发展,在优质高效上聚焦用力。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农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