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达茂旗:农牧民评职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时间:2024-12-20 15:04人气:加载中...来源: 内蒙古学习平台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农把式’也能评职称!”最近,农牧民评职称在达茂旗成了“新鲜事儿”“大新闻”,农牧民职称评审这一新的人才评价制度,正推动着这些“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们走上愈加宽广的职业发展道路。

入冬以后农事渐少,但内蒙古文公乡情生态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建军却更加忙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检查面粉加工厂设备的运作情况,而如今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农牧民农艺师(中级),职称的评定不仅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可,也让他更加干劲满满。

田建军检查生产设备。(摄影:肖旭婕)

田建军检查生产设备。(摄影:肖旭婕)

见到记者,田建军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我们在小文公乡流转土地12600亩,用于种植红皮小麦、莜麦等特色农作物。我们生产的面粉销售市场很广阔,目前年销售额可达300多万元。目前,我们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产业链的发展不仅为本地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附近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新途径。2023年我们联结农牧户数1980 户,参与联结的农牧民户年均收入16500元。”谈起获评感受,田建军说:“这个职称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我多年来在农牧业领域辛勤耕耘的认可和肯定,同时这个职称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眼下,12600多亩流转土地已经全部完成收割,田建军便将其中的1000多亩玉米地变成了“牧场”来养牛。利用收获后的玉米秸秆作为牲畜的补充饲料,这种放牧方式在节省农区牲畜过冬草料成本的同时,还通过牲畜“过腹还田”自然改善了土地土壤结构,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的良性互动,兼顾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田建军这种创新型的种养结合方式,不仅实现了绿色循环农业的目标,同时也为其他农户提供了降本增收的新思路。

田地变“牧场”。(摄影:肖旭婕)

田地变“牧场”。(摄影:肖旭婕)

现在,有了农牧民农艺师(中级)职称的他,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田建军心里目标明确,他告诉记者:“我打算继续深造,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其他农牧民朋友,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让大家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明年我将继续增加流转土地面积,争取带动更多的农牧民致富增收。”从曾经的“农把式”到今天的农牧民农艺师,田建军的华丽变身是当下新型职业农牧民群体发展壮大的缩影,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以更饱满的激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民的本事不在于学历高不高、会不会写论文,而在于他们种多少地、种得怎么样、管理好不好、技术高不高、示范带动作用强不强,那么农牧民职称到底谁能评、怎么评?达茂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伟告诉记者:“开展农牧民专项职称评审,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与其他职称评定不同,农牧民职称评审对学历、资历、论文、科研成果等不设‘门槛’,它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能力。对于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农牧民,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一步到位’评定高级职称。取得职称的农牧民可优先纳入区域人才选拔计划,优先选派参加各类技术培训、交流、进修等活动。达茂旗从2023年开始为农牧民评职称,截至目前,共有7人申报农牧民职称并评审通过,其中初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高级职称3人。”

评审是手段,培养是关键,用好乡村人才是最终目的。如何让农村人才在广袤大地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答的一道题。而农牧民评职称作为激活人才引擎的有益探索,给这道难题提供了最优解。“下一步,达茂旗人社部门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通过强化待遇保障落实等举措,鼓励引导农牧民以科技知识和一技之长助力高质量发展,树立农牧民职称评审‘风向标’,鼓励引导各类农牧业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平台施展才华。”王宏伟说。

作者:肖旭婕 张睿欣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内蒙古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