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农业生产如何更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时间:2023-08-21 17:57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报

农业生产如何更好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变暖、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我国农业投入产出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产和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加大了农业生产风险性和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此,应正确认识农业生产的基本属性,突破农业低效生产方式和资源环境的制约瓶颈,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建立平衡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效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推进气候适应型农业建设,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协同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生产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的领域之一,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候变化借助降水和温度变化,使气、土、水、光等生产系统中各要素发生变化,作物生育期会缩短,将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从而对农业生产潜力产生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气候要素引起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异常,农作物害虫成活率提高,虫害发生期和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增加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风险


气候变暖造成长时间持续的土壤干旱,降低土壤肥力,引起地表植被退化,加剧土壤盐渍化和土壤荒漠化,使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业生产的布局结构,降低农业生产稳定性。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品质产生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于农作物质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灾害损失增加。1990年—2021年,我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900万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


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影响的现实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业气候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较弱,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落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缺乏;农村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不完善,公众普遍缺乏应对农业气候风险的常识和技能;农作物抗逆性弱等。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对策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候变化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需要重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挑战,特别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产品供给冲击。应针对气候变化趋势,改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适应性的耕种方式,强化农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


一是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健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气候适应型农业的支持政策。通过秸秆还田、休耕轮作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推进气候适应型农业建设。建立气候适应型农业试点示范区,加强区域农业碳减排合作,推行碳市场交易机制,将减排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标准化养殖,采用农业规范化生产、化肥农药科学施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明确部门、企业和农户的责任和权利,完善风险共担自控制度,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有效规避农业气候变化风险。


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灌溉体系,特别是改善灌溉和排水设施,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推行节水灌溉、地膜和秸秆覆盖,有效提升地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加快推广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大棚、光催化杀菌养殖专用大棚、农田滴灌施肥设备、播种育苗设施等先进技术,改变局部农田小气候特征。在干旱缺水山区兴建一批蓄水塘库,普及集雨设施与补灌措施,开展坡改梯、沟坝地等农田基本建设。


三是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进农业生产措施,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种植最适宜作物,降低极端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农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改进传统农作物耕作方式,调整耕作制度。引入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选育耐干旱、耐高温、抗病虫害、抗严寒等抗逆性强的优质农作物品种。同时,改善田间管理措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推行农作物间作,改良农作物品种。北方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热量条件,适当增加多熟制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南方地区选择耐高温、耐病虫害的作物新品种,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中国环境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