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以统一资本市场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时间:2022-08-24 16:00人气:来源: 学习时报

  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强调监管标准统一、加大监管力度、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而统一的资本市场既是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着力推进五项工作


  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市场。动产融资是指企业将动产(主要为商品、原材料等)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或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一种融资方式,是目前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同时,随着数字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有大量创业创新型企业的动产更多地体现在产权专利、技术和数据等,其价格发现和登记抵押等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尤为突出。实现全国范围内和金融机构普遍认同的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将有助于缓解各类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更有利于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创造更优的融资环境。


  建设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基础设施被赋予了数字和科技的含义,并由于新的业态的出现对统一监管标准和协调监管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受制于分业监管框架,相似的金融基础设施可能受到不一致的监管要求,甚至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同样作为中央对手方的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上海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与中国证监会监管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一些监管要求、术语使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应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在监管协调方面的作用,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基础设施实施统筹监管的职责权限,构建统一标准和统一规则的基础设施市场。


  合规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服务地方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制于区域金融生态差异,其融资能力受到限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积累和隐患。因此,现阶段完善监管制度框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稳妥化解地方交易场所风险,打击各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仍然是工作重点。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资本市场,需要落实好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北交所的转板联通机制,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联系。这需要选择运行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


  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一直存在分割问题,这也造成债券市场的多头监管模式。割裂的市场不利于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进而影响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债市在执法机制、信息披露、信用评级、违约处置等方面的制度规则逐步统一,是推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关键,是提高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当然,不同交易市场的投资人和发行人在信用质量、风险识别和投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仍要做好投资者保护和适当性管理。通过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债券市场要素自由流动。


  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搭建上下游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业务流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风控的智能化、数字化手段,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产业链场景。《意见》指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通过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赋能,可以通过信贷资金将货币政策引导利率直接、精准传递给微观市场主体,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同时,促进实体行业发展。


  扎实做好三项保障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意见》指出,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力度,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筑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安全底线。经过去杠杆和强监管,目前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且不断收敛,但区域性或局部性风险对经济金融大局稳定的挑战不容小觑。权责清晰和分工明确是监管统筹协调的表现,其中统筹主要是解决监管机构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监管的问题,而协调则是解决监管者现有的分工问题,以及现有金融交叉领域如何去监管的问题。只有做好统筹协调,才能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学习时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