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东西部协作“闽宁模式”续写新篇章

时间:2022-09-02 19:41人气: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9月1日电 题:东西部协作“闽宁模式”续写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孙奕、谢建雯

  一场秋雨过后,地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镇福宁村仍然人气不减。送走当天最后一批游客,村民谢兴昌的“山海小院”暮色轻染。在小院里的闽宁协作成果展示馆,他已为近6000人讲述了闽宁镇“干沙滩”变“金沙滩”的发展故事。

  谢兴昌在“山海小院”展览馆里讲述闽宁镇近年来的发展变化(2022年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故事源于一场山与海的“携手”。1996年,根据中国政府东西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位于东海之滨的福建省与地处西北之塬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起对口协作关系,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由此打开。

  近10年来,闽宁两省区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创新协作方式,优化协作机制,创造了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生动实践。如今,在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这场跨越时空的山海情缘正不断续写新篇章。

  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2021年6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出山遇见海

  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生态脆弱。谢兴昌的老家——西吉县就位于这里。20世纪80年代末,村里人还过着土里刨食的苦日子。

  1997年7月15日这一天让谢兴昌难忘。当天,福建和宁夏共建的“闽宁村”在银川市一处戈壁滩上破土开工。西海固移民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村庄,跨越400多公里,搬离大山开始建设新家园。

  来自福建的各类资源开始向闽宁镇倾斜。26年来,闽宁镇使用东西协作资金累计达2.46亿元,共安排实施项目57个,累计引进闽籍企业13家,涵盖养殖、种植、制造加工、电子商务、高新技术等领域。

  在闽宁协作支撑下,闽宁镇结合自身禀赋,培育出酿酒葡萄和红树莓种植、肉牛养殖、设施温棚等特色产业,全年人均纯收入从刚开始移民开发时的500元左右,增长到去年的约1.6万元。

  如今,老谢家从土坯房变成了漂亮的二层小楼。随着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热播,故事发生地闽宁镇成为热门“打卡地”。老谢也吃上了“旅游饭”,他特地打造了山海小院,做起了义务讲解员。“我想把闽宁协作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谢兴昌说。

  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福建对口帮扶市县(区)及社会各界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69亿元,其中60%以上用于宁夏深度贫困地区,援建项目4000多个。2020年11月,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如期脱贫。

  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立兰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农户在田间采摘葡萄(2019年9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幸福“拼”出来

  爱拼才会赢!这句福建人的口头禅,如今张秋丽也常挂在嘴边。从一位普通的西海固农村妇女,成长为身兼工人管理、工序排线、产品把控等数职的车间组长,她花了三年时间。

  张秋丽的转型,得益于福建企业家来宁夏投资建厂带来的广阔天地。34岁的张秋丽家住西海固腹地的泾源县香水镇思源村,为了贴补家用,她种过地、打过零工,但收入始终不稳定。2019年,闽商黄水海在泾源县投资的户外用品生产车间招工,张秋丽成为一名产业工人。

  “刚开始我连线都不会穿,只能努力学、使劲练,现在一个月能挣4000元。”张秋丽说,“只要人勤快,月月都有好收成。现在挣钱顾家两不误,很满足很幸福。”

  农村务工人员是脱贫增收的一大主力。近年来,闽宁协作聚焦农村人口就业增收,通过吸引闽商来宁投资建厂、输送务工人员赴闽等方式,不断加强劳务协作。据统计,已有6700多家福建企业入驻宁夏,每年有5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务工。

  2021年,福建累计帮助3.56万宁夏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1.96万人。福建省第十二批援宁干部、泾源县政府办副主任王健说,当地群众已经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致富”的观念转变,现阶段的闽宁协作就是要为愿意奋斗的人打好产业基础、创造就业机会。

  “刚开始,一些人存在把上班当副业得过且过的思想。日子久了,村民干劲也被带动了。现在大家开始比着干,拼劲十足。”黄水海说。

  游客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棚湖湾红树莓基地采摘红树莓(2021年9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续写新篇章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今,闽宁协作已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跨越几千公里的山海情谊也开启了新章节。

  2021年5月,福建和宁夏召开了闽宁协作第25次联席会议,签订合作项目49个,共同编制了《“十四五”闽宁协作规划》,推动闽宁协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明确闽宁镇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镇、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推进10个闽宁产业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巩固提升100个左右闽宁示范村,“十四五”末在宁闽籍企业(商户)达到1万家左右……

  如果说闽宁协作在脱贫攻坚时期,需要更多考虑授人以鱼的直接需求,现阶段则更侧重在培育产业授人以渔。

  “希望能把东部的发展经验、优质企业留下来,把西北的吃苦精神、生动实践带回去,促进两地协作、共同发展,这就是我对自己履职尽责的期待。”王健说。

  闽宁协作一直在路上。26年来,闽宁两地坚持互派干部挂职。福建已累计派出十二批200多名援宁干部到宁夏挂职,更有数千名教师、医生和科技人员接力帮扶。福建对口帮扶的宁夏9个县区,每个县区至少有50名福建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行各业服务,为当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干部赖大庆尽管已经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在宁挂职任期,但他始终心系宁夏。返回福建的一年里,赖大庆在厦门又帮助开设了几个宁夏消费扶贫特产馆,销售范围从土蜂蜜、牛肉等泾源特产扩大到红酒、枸杞等宁夏特产。现任职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党工委书记的他,最近还谋划与泾源县黄花乡结对合作。

  “接下来,我们想针对两地干部开展线上培训,挖掘乡村振兴方面的合作潜力,互学互鉴,把闽宁协作继续下去。”赖大庆说。(视频记者:卢鹰)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 新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