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新田大观堡村:从泥土到“云端” 小薯干“晒”出农户致富路

时间:2025-01-02 15:38人气:加载中...来源: 永州学习平台

在永州市新田县枧头镇大观堡村,一项传统手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村民依托自家肥沃的土地,种植出优质红薯,通过互联网将晒制的红薯干销往全国各地。这一转变,不仅让大观堡村的红薯干成为网红产品,更带动了村民实现增收。

1月1日,走进大观堡村扶贫车间,一股蜜糖般的香气扑鼻而来,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红薯干的制作。从去皮、清洗、蒸煮、烘晒,到分拣、包装,经过多个流程的精心制作,红薯就变成了色泽金黄、口感香甜、软糯有嚼劲的红薯干。

以往,村民完全依赖阳光晾晒红薯干,过程漫长且受天气影响。如今,扶贫车间内配备了先进的蒸箱和烘干机,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确保即使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也能按时交付订单。这一蒸一烘的现代化工艺,不仅高效,还能更好地锁住红薯的天然糖分,赋予红薯干更加甜蜜软糯的口感。

大观堡村因地处山区,有种植红薯的老传统,富含有机质与矿物质的清澈泉水、富含硒元素的土地以及较大的昼夜温差,为红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前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支书周玲利带领村民们引进了高产优质的烟薯品种,注册了商标“大观堡云雾薯”,并巧妙借助村里“网红”周小梅的影响力,通过热门短视频平台,将这份源自大自然的甜蜜卖到全国各地。

“这个红薯干每天给它翻一下会干得更好,晒得硬邦邦的再放几天就会自动回软,这种软软糯糯口感的最好吃,就可以卖了。每次做红薯干的时候我会发短视频,就有很多人来买。”周小梅介绍。

在大观堡村,红薯干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村民们依托自然优势,结合现代工艺,将传统红薯干打造成了热销产品。目前,全村每年红薯种植面积达80亩,红薯干年产量超过4万斤,20余户村民投身其中,实现了近10万元的增收。

作者:周林凤  李月娟  刘贵雄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永州学习平台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本类导航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