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联播政务动态

新农村网_新农村客户端

当前位置:

科技种地让农民增收有底气

时间:2024-02-18 20:06人气:来源: 经济日报

  “去年俺家水稻平均亩产1400斤,每亩地比前一年增产50多斤。种地30多年,头一回产量这么高,是科技让俺有了底气。”大年初五,铁岭市铁岭县振义家庭农场主人刘振义说,自己这个年过得特别开心。 

  今年51岁的刘振义是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几年前,他和妻子受国家惠农政策激励,成立了家庭农场。购买农机、与农业专家交流……夫妻俩把心思全都用在了科技种田上,逐渐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 

  “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俺更换了水稻主栽品种,用上了水稻插秧侧深施肥、无人驾驶机械插秧、宽窄行高光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刘振义说,“就拿水稻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来说,以前都是人工施肥,费工费时还施不均匀。用上新技术以后,施肥精准又均匀,还降低了肥料用量,秧苗长得齐、分蘖早,节本又增效。”  

  “还有宽窄行高光效栽培技术,一开始俺还有顾虑,寻思这宽窄行栽培,减少了株数,怎么还能高产呢?”刘振义笑着对笔者说,“后来听专家解释,俺才明白,宽窄行栽培的水稻田里通风又透光,产出来的大米籽粒饱满,口感和卖相更好。还有节水灌溉技术,过去俺以为种水稻就应该大水漫灌,结果专家说不对,秧苗根系也需要呼吸,适当减少用水反而能提高地温,增加产量。” 

  去年,刘振义被评为铁岭市农业生产先进个人。“那天,俺胸戴大红花、身披绶带接受表彰,感觉特别光荣。”刘振义告诉笔者,自己已连续3年被评为铁岭市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就是俺们新时代新农民的重要责任。”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新农村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经济日报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新农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村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标签:

本类导航

热门标签